第三十二回:未见阎王先受小鬼三分气 为闯阴曹同表众人一片心
第(1/9)节
第三十二回:森罗殿前,未见阎王先受小鬼三分气。地府门边,为闯阴曹同表众人一片心
恶劣的天气,积雪未溶的山路,狭窄的小石桥,加上忐忑不安的心情,凶吉未卜的官司,都给吴石宕人的长途跋涉增加了许多困难。他们每人背着一个小包袱,把棉袍的下摆扎进腰带里,戴着毡帽,脚下厚厚地包了几层棕,再穿上草鞋,既防冻又拿滑。一根长杠,抬着一个团栳,两条蓝布印花被严严实实地裹着二虎,蜷着那条伤腿侧卧在团栳里,由小伙子们两个一班儿轮换着抬,虽然是大雪天,也不免汗水淋淋,气喘咻咻。这支早行的队伍,天刚亮就从吴石宕出发,一路上几乎就没碰上什么过往的行人。
这二十来个吴石宕人中间,并不是每个人都跟官司上有牵连的。除了传票上有名字的人不得不来过堂之外,还得来几个“榜上无名”的人,专管来回传递消息和二十来个人的饭食。这一大帮人进城来打官司,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为了省钱,当然得自己做饭吃。好在当时当地的小客栈,本来就有客人自己做饭吃的传统习惯,店家不但在柴米炉灶碗筷上提供方便,而且还免费供应粗菜,以便招徕住客。当然,买的没有卖的精,羊毛出在羊身上,哪位开铺子的也是从客人身上赚钱,没有一位是往客人身上贴钱的。
一路上,他们没有赶上林炳,林炳也没有赶上他们。昨天刘五儿到林村的时候,天并没有黑。林炳接到传票之后,立即打发来旺儿去雇轿子,又让家人好酒好肉招待刘五儿,这才亲自去请叔公林步雪明晨起驾进城去见县太爷。怎奈老学究一者心里憋着隔夜气未出,二者大雪天的坐轿子出门,既怕冷又怕累,还怕失足摔死在半路上:从壶镇到县城这条路,虽然是通衢大道,但一边儿是高山,一边儿是深溪,万一抬轿子的踩空了脚,不论是摔在山石上还是滚进了溪水中,他的这把老骨头都算交代了。因此任凭林炳死说话说,总是托病不肯去。
其实,林炳的心中并不乐意老学究真的出马。一者他现在有了李家父子给他出谋划策当军师,对于这个又迂又腐的老学究,也不是那么佩服那么尊重了;二者更怕老学究去了以后不满他的所作所为,又会引经据典地出面横加指责,那时候,听他的不是,不听他的也不是,反倒束手束脚,左右为难,不能为所欲为了。如今老学究执意不肯去,林炳真是求之不得,假意劝说了几句,就告辞回家来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四乘白布小轿齐整整一溜儿停在林家门口。反正轿子已经雇来,不坐也得给钱,再者来旺儿这次进城除服侍大爷二爷之外,也是“榜上有名”的当事人之一,于是四乘轿子,林炳兄弟和林国梁各坐了一乘,下剩原为给林步雪坐的那一乘,就赏给了来旺儿坐。来旺儿长这么大,出娘胞胎以来,只有跟轿子的份儿,哪有坐轿子的份儿?如今居然也会轮到自己坐进铺垫着厚棉被的白布篷轿子里,心里美滋滋的,也说不清是一股子什么滋味儿。
刘五儿不愿一个人跟在轿子后面当跟班儿,宁可中午少吃一顿白吃,借口要提前回衙复命,天一亮就揣起赏饯上了路。因此,三股人马走成了三路,难怪谁也碰不见谁了。
吴石宕人在大雪天儿里赶路,一个个全都汗流满面。特别是轮换着抬二虎的小伙子,更是连棉袄和帽子都摔掉了。倒不是因为走得太快,而是因为脚底下太滑,走起来头重脚轻,像喝醉了酒似的,精神也过于紧张,没有栽跟斗,就算是很不错的了。
第(1/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