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道家丹道及其理论精微谈

第(1/8)节
    金丹大道乃是中华民族养生长寿,超能开慧,探索人天奥秘的文化瑰宝。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在人体自我研究中所积累的经验,必将会给科学的第三次革命带来无数的思考和启迪。

    正如德国科学家奥肯所说:"人是自然界发展的顶峰,因此必然把以前的一切囊括在自身之内,正如果子把果树以前的各个发展阶段包括在自身一样。"人是整个宇宙的缩影,人体中蕴含着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过程和信息。而金丹大道正是自古以来唯一能解开这个人天之秘,达到"天人合一"的人体科学。

    金丹大道始于远古时代。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可见,黄帝之前,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修炼金丹大道了。"河图"、"洛书"正是这一时期光彩照人的金丹大道起源的历史记录。开天地人三才整体观模式,也是贯通古今"易学"的原始模型。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易"告诉人们: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但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易"的原理就是一阴一阳的变化,它是宇宙中对立弦一规律的精辟描述。易理是金丹大道的理论基础。掌握阴阳规律,掌握宇宙旋律,掌握人体的节律,是修炼金丹大道的诀窍。

    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把金丹大道的理论推向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他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无为而无不为"是他道德观的根本,又是古典道生术(高功能气功)理论的高度概括。尤其是他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得其一,万事毕。""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等精辟的论述,为修炼金丹大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经验。

    汉代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被后世尊为"万古丹经王",开创出"丹道"修炼体系,是我国第一部金丹大道理论专著。把人体当作炉鼎,以体内精、气为药物,运用神去烹炼,使精、气、神凝聚互结,产生真种,结成金丹。

    他的《水火匡廓图》最精当的把"丹道"修炼的还丹过程皆包罗在内。舍去其他各卦,而独取"坎"、"离"二卦。坎为阴中阳;离为"阳中阴",坎离交媾聚合成胎(还丹)来展现还丹的本质和精髓,尤为后世所推崇。

    此后,历代对"丹道理论都不断地予以丰富和发展。诸如:唐代崔希范的《入药镜》,钏离权的《灵宝经》,吕洞宾的《太乙金华宗旨》,五代刘操的《至真诀》,宋代陈抟的《无极图》,张伯端的《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白玉蟾的《紫清指玄集》,元代陈冲素的《规中指南》,张三丰的《玄机直讲》,明代尹真人的《性命圭旨》,清代柳华阳的《金仙证论》等著述,皆是金丹大道历史长河中光辉灿烂的篇章,对"丹道"理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丰富和发展。

    关于"金丹"称呼的由来,众说不一。宋·张伯端曰:"丹之初成也,藉五行以成其用,后则渐以真金养成纯金之体,故通体之光乃金色也,金变日色故光,金象日性故刚,故曰金丹,又曰金仙。"《性命圭旨》曰:"夫金者,坚之称,丹者,圆之喻"宋·翁渊明曰:"极乐净土在西方,西者金之方。

    此中惟产金丹,一粒如黍,其重一斤。释氏饵之,故有丈六金身,妙色身相,盖由金丹而产化也。""金丹"之称谓,可能是由方位、性质、形状而得名。金丹之称如何而来,这不
第(1/8)节
推荐书籍:呢喃诗章同人:色欲之诗 女仆篇少妇张莹在恐怖游戏里捡垃圾那些惊艳岁月的人农家小夫郎重生招赘婿把我留在心尖如何猫饭贴身恶魔,岁岁年年念卿安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