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三回:本方主劝酒行酒令 外地客听歌怜歌人(下)

第(1/8)节
    忽然间,狂笑、大笑、媚笑、轻笑全变成了一声惊奇的哄笑。红云抬头一看,才知道原来酒胡子又找到范学丹头上去了。恶讼师正在抓耳挠腮,急猴儿似的嚷着说:

    “不行,不行!这酒胡子准是有鬼,要不,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不找,偏偏第二次找上了我?嘉兴的掌故,我本来知道的就不多,这不是越渴越吃盐,越热越穿棉么?哪位朋友行行好,替我说一个,我这里封三十个大钱相谢。”

    大家都被他逗笑了。马维禄鄙夷地说:

    “你当我们都没见过钱呢!收着你那三十个钱衔口垫背1去吧!”

    1衔口垫背——当时的殓葬习俗:给死者口中含珠、玉、钱、米,叫做衔口;在棺材内死尸褥下放钱,叫做垫背。

    范学丹装出一脸的怪相来,苦笑着说:

    “我这是真急了,才忍痛牺牲,从心尖子上割下这三十个大钱来。要不,谁不知道我是杨朱2的门徒,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三十个钱,买米够吃一天,买茶够吃十天,买水够吃一百天的,还少哇?有朋友伸手的没有?要没有,我可又要说我的三塔寺啦!”

    2杨朱——战国时人。《孟子》里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杨朱没有著作流传于后世,《列子》中转述他的学说,大致与墨子的兼爱正好相反。

    令官也信以为真了,摇着手说:

    “不行,不行#旱过了的不许再说,说了也不算!”

    范学丹不顾令官的制止,管自端起酒杯来,呷了一口,满有道理地说:

    “你不让说,我偏说。难道三塔寺就只许出一件掌故么?刚才说的是庙外面的塔,这一回说说庙里头的佛,总可以吧?”端着酒杯巡视一周,见没人反对,这才放下了酒杯,接着说:“咱们秀水,早年间出过一个杨太史3,凡是本地人,大概没个不知道的。杨老先生的道德文章,那是没得说的;就是家产资财,也称得上是富甲一方,百里之内,无出其右的了。不过这位太史公有一样毛病不好,那就是跟我一样:一毛不拔,一个铜钱捏在手里,能攥出水儿来。不过他吝啬是吝啬,却不缺德,所以比我又强些,倒有两个儿子;不像我似的,到今天年过不惑,连个儿子也没有,把孙子也耽误了。说到杨太史的这两个儿子,大公子长得胖,外号人叫‘洋油箱’,二公子长得瘦。外号人叫‘洋蜡烛’……”

    3太史——本来是古代的史官,明清时代用翰林修史,因此翰林院编修,俗称为太史。

    刚说到这里,杨氏兄弟一齐指着范学丹嚷着说:

    “好你个恶讼师!你要是变着法儿地编派我们,看我们不撕烂你的臭嘴!”

    范学丹急忙站了起来,连连打躬作揖说:

    “小子不敢,小子不敢!小子有几颗脑袋,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编派起二位老板来?我说的杨太史的两位公子,都是实有其人的,不过,真名我可确实不知道。二位要是一定要查考他们的真名,只要把杨氏宗谱找来一查,就知道了。这两位公子,生在书香门第又是富贵人家,按说应该子承父业,博古通今,满肚子都是学问才对,很可惜,杨太史舍不得花钱请西宾,自己又在京城当官儿修国史,没工夫调教这兄弟俩,就把儿子关在老家叫老太太管教。老太太不识字,只怕孩子出去闯祸,一天到晚把孩子关在家里,连大门儿也不让出去。等到太史公告老回到嘉兴,才知道两位公子都是屎
第(1/8)节
推荐书籍:今天的我你爱理不理紫罗兰花穿成戒指怎么破我的一段岁月妇科检查网游—风流浪子逍遥侠[盗墓笔记]陌者未归娇妻与上司通奸我的双胞胎女友和死对头一起穿进玛丽苏文后航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