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五回:儿皇帝身后垂帘母皇帝 小县令朝内戳杆大军机

第(2/10)节
服。

    金太爷拆读了十万火急的蓝马封,当机立断地叫小听差传下话去,又把丁拐师爷请来商议一阵之后,草成了一道六言韵示,这才换上皂色衣巾,哭丧着脸走进大堂来。他当众宣读驿传而至的国丧诏书,又把草成的告示也念了一遍,当即由文案书办等分头用预印空白2誊写清楚了,差专人四处去张贴。

    2预印空白——清代各府州县衙门在年底封印之前,以白纸预先用印,准备应付临时急用,称为“预印空白”。

    于是,这场大瘟疫,就这样一镇一乡一村一庄地传播开来。尽管多数人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悲可痛,但却不得不在正月新春中装出一副痛心疾首、哀哀欲绝的样子来。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几千年来,每逢改朝换代,新皇帝登基,朝里朝外的文武百官,总不免要升降一批,撤换一群。先朝的柱石栋梁,也许会一降到底,甚至锒铛入狱,人头下地;原先的无名小卒,也许会在一夜之间平步青云,从此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这里面的文章和奥妙,并不在于谁忠谁奸,谁会安邦治国,谁要谋朝篡位;升迁贬谪的原因,无非是党同伐异,明争暗斗,成者王侯败者贼,如此而已。

    “才能”这个东西,往往是伴随着权术的有无而可大可小的。汉初的开国贤相萧何,如果不从刘亭长起兵造反,也许一辈子就只能当个小小的县丞,老死在任上。再看《水浒》里的高俅,帮闲的无赖出身,除了会踢几脚毬之外,一无所能,但是一旦奉迎巴结上了皇帝,讨得万岁爷的欢心,居然也当上了太尉,位列九卿之首。

    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金太爷自从出仕以来,连连得到赏识和重用,京官外放,明贬暗升,无非有他那个当军机达拉密的老子在替他撑腰当戳杆儿。如今同治皇帝“龙驭上宾”,升天去了,按诏书上说,已经由六部九卿和王公大臣等公议、并经太后认可,择定辅国公载湉(tián甜)为嗣皇帝。金太爷虽然是皇族,出京的时间也不算大长,可是想遍了宗亲,却不知道这个载湉到底是谁的儿子。更奇怪的是,翻开打京里带来的玉牒1查看,“载”字辈儿中,竟连载湉这个名字都没有。这一团突如其来的迷雾,立刻使金太爷忧心忡忡,惶恐不安起来:

    1玉牒——皇室的宗谱。

    自己的老子,今后能不能依旧在军机处站得住脚?即便皇恩浩荡,准予暂留原任,手中的权柄会不会削弱?能不能继续当自己的戳杆儿?自己出京的时候,军机处安排好的一切,是否会被新皇上所承认?所有这些,一时间都无从探听清楚。他跟他的老子,不单是血肉相连的至亲骨肉,也是命运与共的皇家奴仆。就好像叠罗汉一样,做老子的一旦倒台,做儿子的就会从半空中倒撞下来。连想起今年初春白太尊两次动本弹劾,虽说有老太爷在军机处全力朝野上下对此事议论颇多,而且白太尊也没有因此削职,万一这次人事上有了变迁,白太尊会不会旧事重提,借机寻衅生事呢?诸如此类的疑云迷雾,越裹越紧,憋得他简直透不过气儿来。本来就毫无血色的三角脸上,紧锁着眉尖,耷拉着眼皮,连说话也有气无力起来。

    皇帝驾崩,按制皇族王公服丧百日,其余大臣官员二十六日释服;平民百姓在百日之内不得婚娶寿庆、饮宴作乐;地方官吏士绅,还要群集万寿宫哭奠,俗称“哭庙”。国丧诏书传到缙云县的第二天,正是大年初一。想了一夜心思、通宵未眠的金太爷,一早起来,肿着眼泡皮
第(2/10)节
推荐书籍:每年都在追求叶先生的谢先生林海潮生[快穿]成为男神的100种方式迷糊的妈妈改编私人花园我知道你来过开袋即食血染牡丹宫美女请留步【西幻NP】祂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