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武小丑唱戏罚戏 拳教师得病治病
第(1/14)节
第九回:嬉笑怒骂,武小丑唱戏罚戏。神巫名医,拳教师得病治病
祠堂门外的空场上,黑鸦鸦地挤满了人。大人们嘁嘁喳喳闲聊,小孩子咿哩哇啦乱嚷,人声鼎沸,喧哗嘈杂。林国栋带着宾客们走出门来,看了看场内过于拥挤,就回头说:“焰火不宜近看,不如就在门口安几张高凳儿远远地坐着看倒好。”家人们安好了凳子,大家坐定,林国栋就吩咐放焰火。
空场上三根毛竹搭起一个门字形架子,中间吊着一个笼屉形的东西,那就是焰火。管焰火的点着了引线,先响了一阵鞭炮,接着就掉下一层来,是个应景儿的吉利兆头,叫做“五子登科”,隐约可以看见五个穿红袍戴纱帽的人手拿牙笏,转圈儿团团拜舞。眨眼间噗地一声灭了,眼前依旧是漆黑一片,只能看见火烧引线的绿色微光。紧接着掉下第二层来,也是取的吉利兆头,叫做“吉庆有余”,是个胖娃娃,穿着红肚兜儿,梳着冲天椎儿,怀里抱着一条大鲤鱼,嘻开大嘴冲观众直乐。第三层是“玲珑宝塔”;第四层是“八仙过海”;第五六两层则是《西游记》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猪八戒背媳妇儿”。那孙悟空的金箍棒亮晶晶,明晃晃,滴溜乱转;那猪八戒腆着大肚子,嘻开长拱嘴,背上背着一个孙悟空变的女妖精,手里还拿着九齿钉耙,呆头呆脑的样子,走一步乐一乐,傻态可掬。最后一层是“龙凤呈祥”,取的也是吉利和团圆的意思。那龙飞凤舞的姿态,那安排紧凑的画面,不能不由人暗暗纳罕这位焰火匠人的别具慧心。
红光渐渐暗了下去,飞龙舞凤统统在眼前消失,药线还在呲呲地响着,闪烁着暗绿色的萤光,却不见再有一层掉下来。就在这大家都以为已经结束的当口,忽然一盘流星1一支紧接着一支嗖嗖嗖地飞上天去,曳着一条条长长的尾巴,吐出一股股红红的火焰,像火山喷发,像万箭齐飞。在流星飞舞中,夹杂着一连三个子母连珠炮:先是“轰”地一声闷响,花炮升到空中,接着“啪啪啪”连响了三个小炮竹,最后又是“嘣”地一声,花炮炸得粉碎。当碎纸片儿带着烟硝硫磺味儿纷纷扬扬飘下来的时候,第二个子母连珠炮又升上了半空。三个子母连珠炮响完了,流星也飞光了,于是万籁俱寂,周围依然是一片漆黑。大家都沉浸在这奇异景象中,好像还在等待着什么似的,不肯散去。管焰火的喊了一声:“完啦!”场上这才爆发出一阵喊声,首先是小孩子们跑在最前面,蹦跳着呼叫着进了祠堂,去抢戏台前面最好的位置去了。接着大人们也纷纷散去,不慌不忙地走进祠堂——他们用不着着急,早在几天之前,家里人就已经在祠堂的正殿或两廊得看的地方摆好了看戏专用的高脚长凳,坐在那上面,比最高的汉子站着还要高出二三尺呢!
1流星——是一种点着了引线借火焰的喷发升到空中但不炸裂的花炮,是原始形式的火箭,可以单个儿放,也可以几十个编成一盘一起放。北方通称“花炮起火”或“起火”。
刘浪虽然来自上海,又跑遍了整个江南,但是十几年来,总是不离刀枪战场,这种浙南特有的焰火,还是生平第一次看见,头一回开眼,看得也特别入神,一直到焰火放完了,眼前好像还闪现着这些由红黄绿彩色火药线所组成的奇妙景像,心里不禁十分感慨:谁说这不是科学和艺术高度发达的表征?谁说中国人的脑袋瓜不如西洋人的好使?就说这个放焰火的圆形竹笼吧,直径只有三四尺,高不过二尺,要在这里面安排那么多层五尺来高的彩
第(1/1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