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上将考(转)
第(1/3)节
——
天策上将——揭穿李世民又一谎言
本来这应该是在唐高祖亲征王世充里的内容,由于受到黑客入侵,资料大量毁灭,文章不能写下去,所以现在单独成文,以揭露李世民的这一谎言。
李世民说,由于他的功劳大得不得了,以前有的各种官号都不足以奖励他的功劳,所以唐高祖特别另设官名叫做天策上将,让他来当。后世的封建世家都津津乐道,一直到现在许多人还信以为真,并以此作为李世民在唐朝开国时功劳特别大的“根据”
——这是谎言!完全是李世民捏造出来为自己涂脂抹粉的谎言,后世封建世家奉为真经,大肆宣扬。
这一谎言的最最完整表达,见于欧阳修的《新唐书》。《新唐·李世民本纪上》这样说:
高祖以谓太宗功高,古官号不足以称,乃加号天策上将。
《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九·高祖武德四年》进一步,说:
上以秦王世民功大,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特置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冬,十月,以世民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增邑二万户,仍开天策府,置官属,以齐王元吉为司空。
但这首先是李世民吹出来的,《旧唐书》虽没有说功劳大得不得了而特设的,但正是《旧唐·高祖本纪》说:
冬十月己丑,加秦王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齐王元吉为司空。
《旧唐·李世民本纪上》也说:
十月,加号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
把天策上将说成是高于一切,以至于王公也比不上的大官,这不就是说因为功劳大得不得了特设的吗?《新唐书》等就是以此为根据。《新唐书》的宰相表里,还把天策上将也作为宰相。另外《旧唐·志第二十二·职官一》还说:
武德四年,太宗平洛阳之后,又置天策上将府官员。天策上将一人,掌国之征讨,总判府事。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并掌通判府事。
把天策上将说成天下兵马大元帅。——但是《旧唐》还没把天策上将说成正一品。可是在说正一品官时,注解把天策上将也列入了。原文是:“正第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在这下面注解“已上职事官”,接下去是“王”,注解是“爵。《武德令》有天策上将,九年省。”注解还添加不少天策府官员。
可是这些完全是谎言。天策府当然有官员,《旧唐》不说是还没想到必须说的重要性。拙作《唐周历史研究之一:唐高祖亲征河东道》中已经指出:“他把牛皮吹到天上去了!天策上将乃次而又次的官。限于篇幅这儿不再详述,求真知者自去看书。”
在拙作《唐周历史研究之七:李孝恭打下半壁江山》中又说过:杜伏威顾全大局在唐最困难的时候归唐,可李世民居然说是他打败了徐圆朗后,出于害怕才请入朝的。轻轻地一个“惧”字,又把江淮入一统,划入他李世民的功劳簿上了!!!他又不忘乘机中伤齐王元吉。说唐高祖“留于京师,礼之甚厚,位在齐王元吉之上,以宠异之。”——位在齐王之上,不是不可能。但真如此也当在他李世民之上。“当时元吉为司空,他为司徒,相差不多。至于天策上将,早在《唐高祖亲征河东道》中就说过,那是次而又次的官。李世民把牛皮吹到天上去了!”
另外
第(1/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