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天策上将考(转)

第(2/3)节
在2002年夏天,我在复旦和北大等bbs历史版上已经给网友提出,希望能够有人去看书,作出答复。我自己则准备在《唐周历史研究之八:唐高祖亲征王世充》中回答。可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人作出答复。最近有位网友来信问到这件事,这还是第一次。我今天就在这儿作出答复。

    这首先可以见《旧唐·志第二十二·职官一》。

    武德七年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次御史台;次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寺;次将作监;次国子学;次天策上将府;次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领军、左右武候、左右监门、左右屯、左右领,为十四卫府。……

    《通鉴·卷第一百九十·高祖武德五年》因袭之。

    这儿写得明明白白,最高的官是三公,三公之下是六省,国子学相当于教育局,是局级单位,但是由于重视教育,所以国子学在所有的局中地位最高,在这儿得以列入,国子学的最高长官叫做国子祭酒也是从三品的官。而天策府比这个教育局地位还低,只是和十四卫府比起来地位要高一点,更最高的三公和王次了五等。所以天策上将不过是个次而又次的副局级干部。可李世民居然把它吹为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过的高官,来表彰他这个功劳大得不得了的人而特设的。——真是脸皮厚得比城墙还要加三尺。

    《旧唐·志第二十五·舆服》在说到武官时也是这个次序。

    武弁,平巾帻。皆武官及门下、中书、殿中、内侍省、天策上将府、诸卫领军武候监门、领左右太子诸坊诸率及镇戍流内九品已上服之。

    本来这件事是这样明明白白地摆着的,任何人只要认真看书都应该看得出来。可是欧阳修、司马光亲自写书却不知道,他们肯定只知道按自己的偏见去抄书了。《旧唐书》也一样,不过作者很多,各写一部分出现矛盾也许可以理解,但最后鉴定时肯定没有认真地去读,更没有认真去想。现在什么时候了?离封建时代那么远了,历史学家们居然都没有看出来?!最荒唐的是有人对于我指出这一点,不但不去认真对书研究,反而对我愤愤不平,那也是偏见作怪。

    天策上将来源于十二军。十二军是武德二年确立的。本来是全民皆兵,实行府兵制,寓兵于农。《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七·高祖武德二年》说到了这个过程:

    秋,七月,初置十二军,分关内诸府以隶焉,皆取天星为名,以车骑府统之。每军将、副各一人,取威名素重者为之,督以耕战之务。由是士马精强,所向无敌。

    据注解说:“以万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富平道为玄戈军,醴泉道为井钺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军,宁州道为折威军,岐州道为平道军,豳州道为招摇军,西麟道为苑游军,泾州道为天纪军,宜州道为天节军。”

    《新唐书·卷五十六·志第四十·兵》说得更详细:

    武德初,始置军府,以骠骑、车骑两将军府领之。析关中为十二道,曰万年道、长安道、富平道、醴泉道、同州道、华州道、宁州道、岐州道、豳州道、西麟州道、泾州道、宜州道,皆置府。三年,更以万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富平道为玄戈军,醴泉道为井钺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军,宁州道为折威军,岐州道为平道军,豳州道为招摇军,西麟州道为苑游军,泾州
第(2/3)节
推荐书籍:我让四个前男友痛哭流涕的日子回明淫色校园:穿越到性开放世界后犹记公子之刺蓼有只狐狸精觊觎我那谁,听说我曾爱过你失忆教主每天只想练字怎么办超级教师II谁家魔尊天天被心魔亲到哭呀离过婚的表妹发现我在打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