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部分阅读
第(6/10)节
许”
“小女年有十八。”马丕瑶突然明白了刘鸿恩来拜访的目的了。
“可曾许配人家如果没有,我刘某可想吃令千金的鲤鱼啦”刘鸿恩很自信,他直言快语地说出了此次拜访的目的。
“哦婚丧期间,未及此事,不知刘大人所说的哪家哪户的令郎”突然之间,马丕瑶想起了八年前,村东头大学堂里的教书先生给青霞批合的生辰八字了。于是,他在心里拼命搜索着刘鸿恩的家世,预测着让刘鸿恩提亲的会是哪家哪门,看是否与八字中的批语相吻合。刘鸿恩既然专程回到河南老家来提亲,对方定与他的家世有关。马丕瑶心里这样想。
“是这样的马大人,我有一堂弟,名叫迎恩,”刘鸿恩貌似要长篇大论。
“迎恩”马丕瑶突然打断刘鸿恩的话。因为他想起了朝中过去对他的传言:他无缘无故、无功无名的突然旋升为陕西按察使,就是因为他一个叫刘迎恩的堂弟在背后花了大笔银钱打理而来的。
莫非他给女儿提亲的人家与这个刘迎恩有关系马丕瑶暗想。
“哦莫非马大人认识我家迎恩堂弟”刘鸿恩猛地坐直身子,吃惊地睁大双眼。
“呵呵呵,不认识,只是听着名字熟悉。”马丕瑶笑着自圆刚才的失言。
“这就对了,因为我那迎恩堂弟是河南富呀,唉只可惜他六年前壮年早逝,撇下一子,名耀德,字郎,年方二十,尚未婚配。说起我这个贤侄呀,那真是没说的,虽没有潘安之貌,却生得是一表人材。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现在,我刘家到了我贤侄这辈人这里共叉出五枝,可数郎贤侄的生意做的最大,财富集赞的也最丰盈,用日进斗金这句话来形容每日的时项都不算夸张呀,我贤侄的钱庄、当铺、和商店、货行,遍布京、津、沪、汉、粤等全国几十个城市的要道、府、州、县、镇。这次刘某不远路途,特来拜访贵府,就是替侄儿提亲的。”刘鸿恩摇头晃脑,口吐玉珠似的高声朗朗,活像饭店里的伙计给贵客报菜名。
“哦”果不其然,原来是给他的亲侄子提亲呀,还是刘迎恩的儿子。可提亲归提亲,至于这样炫耀家世的财富吗,你侄子若无德无才,就是个皇帝我也不愿把女儿嫁过去。
“马大人意下如何”刘鸿恩看着思索中马丕瑶,居高临下地催促着,那架势就好像他话一出口,马丕瑶就必须无条件地答应似的。
“这”马丕瑶心中不快,刘鸿恩事在必得的架势,像是他马某养了十八年的闺女是专门给他侄子准备似的。
“马大人担心门不当,户不对这个尽请马大人放宽心,刘家的百年基业,想必马大人是知道的,就不用刘某再絮叨有多少宅院和房舍了吧,我那个耀德贤侄,十四岁自他父亲故去后,便停学接管遍布全国的生意,现在二十岁的他早已是经商理财的能手了,呵呵呵”见马丕瑶犹豫难决,刘鸿恩炫耀地仰笑着。近百年来,他刘家的男儿择亲,只有他挑选人家,人家不用挑选他刘家。因为不管哪家哪户的小姐千金或大家闺秀,一旦嫁进刘家,将意味着享受荣华富贵。这在河南省是妇孺皆知的事情。
“不是,不是担心门不当,户不对,只是马某家的家风与别人家的不同,我马某家里,凡是儿女的婚事都由内人和儿女们协商做主,容马某将此事告知内人之后再回话给刘大人。”
“哦应当应当应当的。”刘鸿恩炫耀的姿势和口气收敛了些。他以为他自己的话一出口
第(6/1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