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
第(2/4)节
比较多的笑容,而这之中,最能让母亲变得生动可爱的,就是“干妈”。
何赞歌知道她的名字叫做简洁,她的儿子……很得母亲的喜爱。
两位母亲都很喜欢他。干妈和儿子过来做客的时候,母亲会做平时不做的菜色,露出平时没有的笑容,和平时不太一样地积极教育自己。幼年的何赞歌偶尔会觉得很麻烦,干妈和儿子过来做客的时候,自己是遭受比平常严格一倍以上的管教,常常让他不知所措。
但是干妈的儿子,那个小哥哥,很喜欢自己,如果自己被管教、被责骂了,小哥哥好像还会更加疼爱自己。这么一来,何赞歌也就不觉得有多麻烦了。
还挺愉快的。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至少在何赞歌的记忆里,他对这些记忆的印象都十分模糊,他早就不记得干妈和小哥哥的长相了,那些绚丽多姿的往事都发生在他懂事之前。从他记事开始,生活里就没有干妈和小哥哥的踪影了,那个叫简洁的女人和他的儿子,两个生动有趣的人就像是冬日的早晨从鼻端呼出的白气,还未成型就悲惨地消散在令人僵硬的寒冷中了。
何赞歌是在上幼儿园之后开始渐渐触摸到了,那盘踞何家光彩照人的外表之下的阴影中的本质。父母将幸福家庭的外表展示在人前,把化了脓的家庭关系藏在阴影之中,慢慢的,家里似乎变成了阳光再也照不进来的地方,到处都是腐烂的味道。
这腐烂的味道,是伴随着“魏海华”、“魏家”这些关键词一同扎根在何赞歌心里的。何赞歌并不清楚他是什么时候明白父亲口中的“道貌岸然的东西”指的就是那个叫魏海华的男人的,也不清楚他是什么时候意识到简洁就是魏海华的妻子、那个小哥哥就是魏海华的儿子的,总之几乎从何赞歌记事以来,他的脑子里就深深地扎根下了一种印象:
魏家,魏海华、简洁、魏峦,就是自己被父亲骂作“婊|子生的野种”的不幸人生的缘由。
幼年的何赞歌,一直活在这样麻木的不幸当中。父亲的厌恶,母亲的漠视,光鲜亮丽的家庭外表,腐朽灰败的家庭内部,构成了何赞歌的童年。他的眼睛看不到色彩,他的舌尖尝不到酸甜,他的身体碰不到温暖,他的大脑感知不到爱。麻木的人生给了何赞歌一双幽深而空洞的眼睛,一对不知痛感的拳头,一条不值得珍惜的性命。
他从来没觉得人生是有意思的,只有疼痛能让他找到活着的实感。那时的何赞歌最痛恨自己的就是明明知道哭是世界上最没有意义的事,却仍然无法自控地在被父亲打骂之后感到胃部灼烧成一团的难过,继而流下毫无用处的生理盐水。
无聊的人才会有无聊的人生。就像自己这样。
而有趣的人,会爱的人,才会拥有多姿多彩的人生,并且给别人带去爱。
第一个告诉何赞歌“哭有用”的人,就是魏峦。
对于何家来说“魏家”就像是一个奇怪的诅咒,明明在家里是禁语,连提都不会公开提起,但每个人都对魏家的状况心知肚明。尽管以后那之后再也没见过魏家的任何一个人,何赞歌还是知道他们家所有人的长相、年龄、现状等等等等。毕竟还是孩子,何赞歌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对魏家人究竟抱有什么样的心态,直到他见到了魏峦本人。
那次在游戏厅外面第一次见到魏峦的时候,何赞歌感觉自己一下子被什么东西点燃了。在以前的人生中,强烈的麻木感让他感受不到自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