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先生
第(1/6)节
这是我在教师节时写的一篇文章,最近完善了,所以发上来,想让大家一起看看,感受些悲凉。
至于校旱,我会加快进度,最近工作繁忙,而且同时在写另外一部长篇,所以更新慢了点。算来再有4~5章,〈王朝〉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
最初构思这个故事是9月10号教师节,因为那天看到很多文章都是赞颂老师的专业,赞颂老师的幽默,赞颂老师的勤奋。
而我却突然想起要写这样一个人物。
或许这么多的悲剧不会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但是我绝对相信,很多山里民办老师的生活中,依稀会有树先生的影子。
他们的思想境界并不出众,大部分人只把教书当成一种谋生错;他们生活艰难,拖欠的工资总是让他们度日维艰;他们可能纠缠于蝇头小利,把教师的翩翩风度遗忘殆尽………
但他们仍然站在讲台上,给那些或许并不会有大出息的孩子们传授着文化,把蒙昧一点点的从乡村驱逐。
~~~~~~~~~~~~~~~~~~~~~~~~~~~~~~~~~~~~~~~~。
家乡以前有个小学老师,叫树先生!
树先生五十有五,长的颇为矮壮,皮肤黝黑,与山里老农无异,只是一副眼镜衬托出他与众不同的身份。
他是邻近三村的小学代课教师,三十年前从外地进来,就再没出去过。
平心而论,树先生教书并不好,那副老花眼里总是透着迷茫的光,缺两颗牙的嘴巴读出来的音符,大多已经变音。他看着“十”,读成“四”,把貉读成骆。他教算术的时候,要把算盘带着,数字一大,他就迷糊了,要拿出算盘开始打,那个古老的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传的远远的,村里躺着晒太阳的老头老太们听了,都点头夸奖,“树先生顶有学问!”夸完,教室里又传出一阵“四”“十”的发音,在二十几张奶声奶气的嘴巴里形成合声,仿佛是对这些夸奖的注脚!
他教的孩子很少能考上县城初中的,一般会了几个字,读完小学,也就去种田上山了,村里人也不当他教的差,还叫他先生,树先生。
树先生的工钱很低,维持生活的费用,基本上是村里给一部分,乡里给一部分,自己再种几分田保证点口粮。占大头的是乡里发的,却又经常拖欠,有一年他拿着6个多月的白条去要,被乡里赶了出来,还让乡政府的狗咬了一口。他被乡里的干部吓了几句,也就不敢再去,只领村里的一点钱,日子越发拮据。
树先生听说是有过媳妇的,不过跟山外来的货郎跑了,再没回来,留给他一个十三岁的孩子,非常聪明,在树先生这个“明师”的教导下,居然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这很让树先生自豪,可惜暑假过完还没开学,小孩得了急性阑尾炎,等跑了几十里山路送到乡医院的时候已经断气了。
树先生那以后一下老了好多,变的沉闷起来,见了人只点点头,整天顾自忙碌在地里和教室里。到了夜晚,就点盏小油灯批改作业,灯油钱是他自己出的,村里不会给他报销。油灯用的是非常小的灯心,这样耗油少。他戴着老花镜,凑在油灯前,一页页的批改,一边嘟哝着四和十。昏黄的灯光外面,是一望无尽的沉沉大山和呼啸而过的夜风。
一个人的屋子是冷
第(1/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