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魔戒三部曲
第(3/3)节
他独有的性格决定了他要去发现霍比特到底是什么东西,他们的生活的洞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生活在洞里等等问题。一九三六年,女儿苏珊看到了他的一份未完成的,以观效果。反映出奇的好,于是《霍比特人》在一九三七年出版了,立即获得成功,至今仍然在儿童推荐书目名单上。史坦利问托尔金还有没有类似的书稿。于是托尔金把一些传说体裁的故事《西奥麦里昂》交给了史坦利,但读者的反应并不好。史坦利认为它不具备商业出版价值,便委婉地向托尔金转达了这一信息,要求他再写一部《霍比特人》的续集。但后来的创作证明有违初衷,这部作品很难再说是儿童读物了。这部“续集”就是《魔戒》。
4关于《魔戒》的讽喻含义
托尔金断然否认他的作品包含着讽喻含义,但是,谁都想在《魔戒》中找到“内在意蕴”的蛛丝马迹。有人认为,它隐射了二战以及环境保护主义者的主张,将索隆比做希特勒,将魔戒比做核弹;也有人认为索隆是大地女神的死敌,魔戒是工业技术。高明的注释家的想象力自然更富有哲理性:弗罗多的历程是人类对自身本质的探求;弗罗多与魔戒的邪恶性的搏斗是人类对权力重负的搏斗。
有一位英国读者说得很直率:一个儿童心理的读者比一个批评家更能看出《魔戒》的价值。它的价值就在于创造的虚构世界并非是和现实世界的影子,而是人类心灵的镜子,而这曾经是儿童的专利。
作者自己就很讨厌一切寓言式的写法,这也许和作者偏好历史不无关系。至于说要在《魔戒》里潜藏什么蕴义或“信息”,作者本无此意。《魔戒》并非寓言讽刺,更非时事话题。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