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我与昭君有缘
第(1/2)节
后记:我与昭君有缘
第一次听说王昭君的名字,我还是军队歌舞团的一名小学员,刚刚十二岁,在每周一次的文化课上,听老师诵读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老师诵罢,开始给我们讲述昭君的故事。
关于昭君,流传下来的史料实在是不多,老师三言两语就讲完了,我们这些小兵却被深深地打动了,想想吧,一个两千年前的山村民女,竟有如此的胆量和气魄,主动要求去塞外和亲,熄灭了两族长达数百年的战火。下课后,我们围住老师,提出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譬如:昭君在匈奴都有些什么故事?她喜欢草原吗?她学会骑马射箭了吗?匈奴人对她好吗?老师笑说,史书上可没写这么详细,但昭君在草原度过了整整一生,据说,她十分高寿,七十多岁才去世。所以,有一点可以肯定:昭君是爱草原的,她肯定生活得很快乐,不然,就不会活这样长了。
后来,我读了很多书,并离开歌舞团成了专职作家,开始从事民族历史小说的创作。有天,接到古籍出版社王立翔先生的电话约稿,在两个古代女名人中,我毫不犹豫地就选了王昭君。可是,在我忙完了手头的事情,面对这个题目时,禁不住又像十二岁那年,脑中涌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是呵,因为匈奴没有文字,昭君在匈奴的生活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汉书》、《后汉书》中记载了只言片语。因此,古今写王昭君的书虽然多,却大都写到出塞就完毕,把昭君漫长的后半生留给读者去想象。我觉着,其实真正的昭君的故事应该是从她走进草原时开始的,在大草原上,她完成了一个年轻单纯的汉家女儿到一个情感饱满的女人、妻子和母亲的过渡。《汉书》上的只言片语告诉我们,她,王昭君,先后嫁了父子两位君王,生了一男二女。从这几句言语中,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一个女人丰满的人生。她是女人,而不是汉白玉雕刻的女神,或是古画上那个永远纤细苍白的汉代美人。真正的昭君在走进草原之后,必将会像所有的女人一样去爱与被爱,去融入草原那奶茶一般热滚浓醇的生活之中。
那么草原又是怎样的呢?记得我第一次到草原时,是在寒风萧瑟的冬季,望着满目荒凉的大草滩,我心想:如果命运从此把我投到这里,我该怎样生活呢?天苍苍,野茫茫,何处是我的落脚点呢?
然而,你只要钻进蒙古人的毡包,喝上三大碗奶茶,干下三大盏马奶酒,撕嚼过三大片干牛肉,啃吃了三大块奶疙瘩,在春夜的草原上睡上它三天,你就会弄懂好些事,你面前并不是"天苍苍,野茫茫",你觉得草原在执拗而缓慢地进入你的身体。草原的气息比山的气息、江的气息都更浓重,草原气息浓稠得好像刚挤出的没有掺水的牛奶,于是,你觉得天、地和你自己似乎全不对劲儿了,你觉得你的身子能够直接感应到月亮的亏盈和天体运行所带来的种种神秘感觉,并且这一切都作用于你的血液你的肌肉和你的骨头,你的体内翻腾着一股强劲的气体使你恨不能跨上一匹骏马向夜晚驰去。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就会强烈地感到生命实在是健壮而硬朗的东西,活着多好!你立在草原上,让风吹着你,那是真正的宇宙之风!
正因为大草原的无遮无拦,风才完整地没有被切割地涌流飘荡。让这样的风吹掠肌体,怎能不突生战士的高亢情怀?怎能不想扬鞭跃马纵横驰骋?
大草原,绝对是把男人变得更男人,把女人变得更女人的一块地方。
第(1/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