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张竞生博士年表
第(1/7)节
1.1888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初九)生于广东省饶平县浮演区大榕铺村。幼名江流,学名公室。后受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自己改名为张竞生。
2.1902年以前,在本村私塾就读,1903年考入由县琴峰书院改名的县立第一小学。1904年考入汕头同文学校,该校为抗日英雄丘逢甲主办。不论在那所学校,张竞生皆以聪明好学而获得师友的好评。
3.1907年考入清朝设于广州的黄埔陆军小学,该校名虽小学,所授课程实为高等学校课程,学制三年,外文要求能翻译,每年招生100名,第一期学日文,第二期学法文,第三期为德文,第四期为英文,因为报考之人众多,考取者多为校校者。后来陆小出身的人多为军阀政客,如陈济棠,陈铭枢等,皆张竞生陆小第二期同学。
4.1909年在陆小读书期间,如饥似渴偷看民报和其它革命读物,萌发了反清思想,遂为校方注意乃以带头剪辫子等罪名将张竞生开除。后以该校副监督、实为地下革命党人赵声(百先)介绍往新加坡谒见孙中山先生,盘留月余,受孙中山先生教导,决定回国北上参加革命活动。
51910年为赴京参加京津同盟会,以学生身份为掩护,乃接受其父“先结婚,后去上海读书”的条件,与15岁的女孩结婚。这对张竞生的心灵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也是他后来矢志反封建,反对性盲,坚持性教育,主张自由婚姻的一个重大原因。
6.1910年婚礼之后,张竞生即赴上海,先进由法国天主教主办的上海复旦学校。由于革命的需要,半年后入北京法文高等学校,后又考入京师大学,以学生的身份从事京津保同盟会反清活动。时汪精卫谋刺摄政王载件未遂被捕,张竞生受命参与营救汪精卫,遂与汪清卫、陈壁君夫妇成为莫逆之交。
7.1911年10月17日至1912年初参加南北议和团的南方代表团,任南方议和团秘书,伍廷芳为南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实际该团由汪精卫决策。
8.1912年12月至1915年就读巴黎大学。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了消再战端,实现和平,建设民国,孙中山以大局为重,宣称只要袁世凯拥护共和,他愿意推举袁为中华民国大总统,从而打破南北议和僵局。决心与孙中山同进退的张竞生,因而于该年12月10日到达法国,在巴黎大学就读。3年后,即1915年取得文学学士学位(1917年同期赴法留学成绩卓然的尚有谭熙鸿、杨杏佛、宋子文等人,皆为国民党时代要员。见台湾《民国大事日志》第一册第二十五页选派人员名单。)。
9.1916年至1919年,在法国里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19年4月8日《关于卢梭古代教育起源理论之探讨》论文通过答辩被授予博士学位,在里昂大学攻读期间,曾先后到过英、德、荷、比、瑞士等国游历和考察。
101920年春学成归国,由潮届议员兼省财政厅长邹鲁举荐担任潮汕当时最高学府金山中学校长,在从巴黎抵达广州期间,上书陈炯明,提倡避孕节育,主张每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多者受罚。陈炯明是当时广东省长兼督军,妻妾数人,有子女十多个,那里听得进,不肯任其为校长。后经地方力争,才允为金山中学代理校长。
这是张竞生提倡节育避
第(1/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