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年表
第(1/6)节
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班霍夫街135号。父母都是犹太人。父名赫尔曼·爱因斯坦,母亲波林·科克。
1880年爱因斯坦一家迁居慕尼黑。父同其弟雅各布合办一电器设备小工厂。
1881年11月18日,爱因斯坦的妹妹玛雅出世。1884年爱因斯坦对袖珍罗盘着迷。进天主教小学读书。
1885年爱因斯坦开始学小提琴。
1886年爱因斯坦在慕尼黑公立学校读书。为了遵守宗教指示的法定要求,在家里学习犹太教的教规。
1888年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在学校继续受宗教教育,直到准备接受受戒仪式。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1889年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
1890年爱因斯坦的宗教时间,持续约1年。1891年自学欧几里德几何,感到狂热的喜爱。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1892年开始读康德著作。
1894年全家迁往意大利米兰。
1895年自学完微积分。中学没毕业就到意大利与家人团聚。放弃德国国籍。
投考苏黎世瑞士联邦工业大学,未录取。
10月转学到瑞士阿劳州立中学。
写了第一篇科学论文。
1896年获阿劳中学毕业证书。
10月进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1897年在苏黎世结识贝索,与其终身友谊从此开始。
1899年10月19日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
1900年8月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
1901年3月21日取得瑞士国籍。
3月去米兰找工作,无结果。
5月回瑞士,任温特图尔中学技术学校代课教师。10月到夏夫豪森任家庭教师。3个月后又失业。12月申请去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工作。
5—7月完成电势差的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1902年2月到伯尔尼等待工作。
和索洛文、哈比希特创建“奥林匹亚科学院”。
6月受聘为伯尔尼瑞士专利局的试用三级技术员。6月完成第三篇论文《关于热平衡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运动论》,提出热力学的统计理论。
10月父病故。
1903年1月与米列娃结婚。
1904年5月长子汉斯出生。
9月由专利局的试用人员转为正式三级技术员。1905年3月发展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出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
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
9月提出质能相当关系。
1906年4月晋升为专利局二级技术员。
11月完成固体比热的论文,这是关于固体的量子论的第一篇论文。
1907年开始研究引力场理论,在论文《关于对性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中提出均匀引力场同均匀加速度的等效原理。6月申请兼任伯尔
第(1/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