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进攻热河
第(2/5)节
海关。10时半,日军4辆兵车及3辆铁甲车抵山海关,即遭中国守军顽强抵抗。1月3日,日军大部队逼至山海关。由于过去《辛丑条约》的规定,中国在山海关不能构筑永久性工事,因此,中国守军在装备优势的日军攻击下,无险可依,双方激战4小时,守军伤亡过半,营长、连长大半战死,不得已撤出山海关。同日,山海关被日军第8师团占领。
是役,日军也死伤500余人。
日军攻占山海关,其实是关东军发动热河战役的序曲。日军进攻热河,其重要目的是击溃中国在该地区的主力部队,占领长城以东地区,封锁中国关内外之交通,割断中国东北抗日力量与关内的联系,为进一步进攻华北、内蒙开辟前线战略基地。武藤信义等人知道这次行动可能要触动中国关内军队根基,面对的不是东北各地义勇军那样的民众武装,而是装备和素质均较之高一些的正规部队,所以动员了日军2个主力师团、3个旅团和其他配属部队。这是日军自“九一八事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作战。
当时,驻守热河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原东北军部队。省主席汤玉麟,奉天阜新人,早年出身绿林,后被张作霖收编,成为张在东三省开基创业的把兄弟。在东北军,汤历任奉天巡防营队官、帮带、陆军第27师营长、团长、旅长。1920年10月,任奉天东边镇守使兼右路巡防统领。1922年改任陆军11旅旅长,1924年该旅扩编为师,任工工师师长。1926年春任奉军第12军军长,率部人热河,被委为热河都统。1928年东北易帜后,改任热河省主席。
汤玉麟对日态度暧昧。“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把汤的家属姨太太们从沈阳护送到天津,伪满委任他为热河省主席兼省军区司令,让外界以为汤做的是“满洲国”的官,他也不介意这个是非名份。时任伪“满洲国”参议府议长的奉系老友张景惠派人来拉拢他,汤也未加拒绝。热河开战前不久,日伪在北票召集会议,汤玉麟居然领部下张舜卿前往参加。在会上,日方提出了3条要求:第1,要汤担任伪热河省长兼军区司令,必须派亲信为代表,常驻长春,加强联络;第2,为了满、热一体的关系,要求汤同意把铁路延长到承德;第3,为了加强联系,要汤同意关东军在承德设立无线电台。张舜卿把这3条报告给汤玉麟,汤没有明确表态。张舜卿知道此事重大,把情况直接报告了张学良,张学良断然地拒绝了。张学良觉得让汤玉麟守热河是靠不住的,想把他撤掉,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汤是张作霖的拜把兄弟,算是张学良的长辈,再说阎、冯倒蒋时,奉军人关抄了阎锡山的后路,汤玉麟立过功劳;郭松龄反张作霖时,汤玉麟又为大帅卖了很大力气。对这个有功的奉系老将,张学良不敢轻易撤换,只是派人向汤提出3点劝告:第1,现在服从副总司令(张学良)就是服从先大帅,只有抱成一团,东北军才能有个立身之地。第2,叙帅(指张景惠)已经上了贼船,不会有好下场,千万不要跟他走。第3,关于中日问题,热河已经面临危若累卵的严重局面,要做积极防御准备,不可大意。汤玉麟满口答应,表示绝不投敌,要与日军周旋到底。
1月28日,武藤信义在锦州下达了作战准备命令:第8师一并指挥混成第14、第33旅团从锦州经义县,攻占承德及长城沿线之古北口、喜峰口、冷口、界岭口。由于这一路是热河作战的主要攻击方向,由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亲往指挥。第6师
第(2/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