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10)节
一
这是农历二月初的天气,太阳很大,但却不热烈,阳坡面儿上的积雪有些已经融化了。可原野仍是严冬的景象。树是光秃秃的,山也是光秃秃的,沟沟岔岔到处是风堆积起来的茅草和枯叶,一片凄凉,毫无生机。
德琴无精打采地坐在自家门前的窗根儿底下,依偎在刺眼的光线里,她仍穿着过冬的棉衣,双手习惯地交叉在袖筒里。火红的晴纶方头巾把脖子围得严严实实,太阳一照,映衬出一张粉红娇嫩的脸。黑棉裤脚儿上扎着的红腿带儿,一条已经散开了,一缕流苏洒脱在绣了花儿的骆驼鞍儿棉鞋上。冷眼一看,德琴的这身打扮——花棉袄、黑棉裤、大红头巾、绣花鞋,还真像个花里胡哨儿的山里小媳妇儿。
可德琴并不是小媳妇儿,她可没盘头,两条大辫子正乌黑油亮的垂在胸前,辫稍儿上扎着的绿头绳儿像两朵刚刚吐绿的梨树芽儿,在荒凉的早春二月里带来了生命复苏的春意。这个没出阁的黄花儿大闺女,已经有两、三天没心思打扮了,她正被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烦恼困扰着,坐不是,站也不是,两、三天没有走出这个青石围成的院子了。
德琴妈在屋里的炕头儿上,一边做着针线,一边冲着窗外高声地叫德琴,叫女儿进屋做自己的“女红”,嘴里还不断的唠叨着什么。可德琴像没听见一样,仍然眯在太阳底下想心事。
德琴家祖祖辈辈都出生在这群山包围的村子里 。从小到大她都没有机会走出这山的世界。她不知道山外边的世界有多大,是个什么样儿的,因为不了解山外边的世界,也就从来不曾向往过。要不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深入到家喻户晓,她除了知道外,这个国家的其他领导人是谁她一概不知道。在村里上中学的时候,她学过语文、数学、地理和历史,可她只当它们是父辈们学过的三字经。那些山川、大海一样也不在眼前,因此,她想象不出它们到底有多大、多遥远,是什么样儿的。所以,她只把它们当成是另外的世界。中国的历史人物,包括近代史中的知名人物,除了考试的时候才用得着,平常她也把他们丢在了脑后,因为这跟她没有一点儿关系。山里的老师也是这样儿,课上海阔天空,课下种地、打柴,也从不跟书本儿上的知识沾边儿,更何况山里的孩子。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的时候,山里人都很茫然,都不知道天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今天,文化大革命运动都进行了五年了,山里人才真正进入到角色之中。可他们并没有武斗。一个村子的乡亲,祖祖辈辈在一起住了很多年,平常之日多互相关照着,谁忍心把人往死里打。就是当年的地主、富农想起来也多少也有些情分,大不了揪出来斗斗,走走形式,然后让他们扫大街也就是了。赶尽杀绝是山里人做不出来的事情。你还别说,自从地主、富农开始扫街,这村子还真就干净了。原来到处是鸡、猪、狗粪和柴草的脏乱环境,彻底得到了改善。所以,人们觉得事情做到这一步也就算是够份儿了。
小山村如同一潭死水,永远掀不起什么大浪。所谓轰轰烈烈,那只不过是山外边儿的事情。他们真正关心的是自己的儿女,他们心里明白,因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因为农业学大寨,他们已从自产自足过到了穷困潦倒;从丰衣足食过到了破衣烂衫。他们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被砍伐一空,取而代之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围砌起来的一小块、一小块的梯田。
他们是农民,祖祖辈辈都是
第(1/1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