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利令智昏终必毁
第(1/8)节
——粉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斗争内幕
高岗、饶漱石都是参加革命较早的高级干部,却于1953年结成反党联盟,伸手篡权,最后落得可悲的下场。过去,把这次斗争称为中共历史上第七次路线斗争。
五马进京,一马当先
高岗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七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北满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高岗很有工作能力,处理问题当机立断,听下级汇报经常是当场“决断”,或马上责成有关人员办理。在建设东北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做出了不少成绩,受到过毛泽东的表扬。
但是,高岗有个人野心,在东北工作期间,他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积极培植宗派势力,想把东北作为其独立王国。
1952年8月后,邓小平、高岗、饶漱石、邓子恢、习仲勋等陆续调到北京,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高岗调任国家计委主任。当时高岗是很受重视的,权力地位甚为显赫,时有“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说法。他担任主任的国家计委还有“经济内阁”之称。
高岗自高自大,非常自恃,加之有苏联方面的欣赏,个人野心恶性膨胀,必欲攫取更大的权利,终于与饶漱石纠集在一起,发展到分裂党,夺权篡党,结果身败名裂。
骗取毛泽东和中央的信任
饶漱石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是年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1948年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区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
饶漱石表面上给人胆小、慎重的印象,实际上却是野心勃勃,且为达到目的不惜在背后不择手段搞小动作。为了取得更多更大的权力,他曾采取骗瞒压的手法。
1949年10月,在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的人选上,按当时一般情况,是由大军区司令员担任大区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两次说由陈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毅觉得自己是大军区司令员又是上海市市长,够忙了,谦让说让饶漱石担任。毛泽东指示叫华东局进行研究。饶漱石晓得这件事后对陈毅说,你不担任我担任。根本没有提到华东局会议上讨论,就用华东局的名义报中央以他为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后来,毛泽东问起此事,饶漱石竟欺骗说:华东局几个同志都不同意陈毅担任,只好由我来担任。这样才骗取毛泽东和中央的批准。这样饶漱石既是华东局书记,又是军政委员会主席,就显得比所有大军区司令员、政委高出一头了。
高、饶企图“倒刘、倒周”
1953年,中央酝酿召开党的“八大”和一届全国人大,还考虑国家体制和党的机构及其人选。具体考虑中共中央是否增设副主席和总书记,政府体制是否像苏联一样,采用部长会议制。毛泽东曾提出中央分成一线、二线的主张。
这时,刚刚调到北京担任中共中
第(1/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