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1/18)节
☆、100这歌好听好吗
姜宇叫了一声华叔,华科没回应,仍旧看着姜宇。
姜宇抬起眼帘和华科对视,华科目光淡然,嘴角微微一动,说了句:“走吧。”始终没接应姜宇的话。
华科手下跟着的俩人,一人叫李斯,一人叫莱德。这俩人都不言不语,只听华科指派行事。
几个人上了车,杨魄开车驶进喧嚷的北京城。
华科看着窗外的一景一物,轻声一叹:“28年了,都快30年了,又回来了!”
华翔说:“爸,你不是一直想着回来看看吗,这次来在北京多转转,老听你念叨小时候住的老宅子,要不去看看。”
华科回应:“不看的好,没什么人了,那早就不是个家了,附近转转吧。”
华翔吩咐:“开慢点儿。”
车速慢速下来,穿绕着北京的大街小巷,满眼车水人流,华科又一句轻叹:“都变了!都不认识了!”
姜宇吩咐杨魄:“走前门,到大栅栏,穿什刹海胡同群,让华叔看看老北京的地方。”
姜宇小时候在北京的奶奶家住过三年,就这三年对北京的印象颇深,北京的胡同老街都深深的印在脑子里,而华翔没在北京生活过,一点儿都不熟悉。
身后的华科问姜宇:“你对北京挺熟悉呀?”
姜宇回答:“也不算太熟悉,我小时候在北京住过几年,就那么点儿印象,现在很多老地方拆了不少,都大变样了。”
华科又问:“你是哪的人?”
“我祖籍北京的。”
姜宇知道华科的祖籍是北京的,而华科的父亲是当年老北京有名的工业资产商,华科从小学贯中西,是个大家的公子哥,解放后父亲所有资产工厂充公,华科志大宏远的参了军,随后去了大西北。
多年后重返故里,一切都已消失不见,唯留下岁月变迁的影迹,华科一定感触颇多。
姜宇知道只有填充华科心里的留恋和回忆,才能勾起他的话头,不然他没法了解这个人的内心。
“华叔,我小时候待的地方就在北京三庙街的胡同里,那地方老悠久了,我至今还记得,沿着胡同口追跑着放风筝,一不小心风筝挂在老槐树上,我扒眼儿瞅着,够不着,那滋味就跟失去珍贵的宝贝,每天我都去看看老槐树上的那个风筝,看它还在不在。”
华科一声不亢,姜宇知道他一定会伸耳朵听着。
“三庙街的胡同,自成一天的四合院,红墙碧瓦,看得就让人那么亲切,我就透着青瓦房檐儿望着树杈上的风筝,看它随风飘着,终于有一天它不见了,不知飘到什么地方去了,那天我差点儿哭喽,就像伙伴抛弃了自己,再也没了朋友。”
华科面目不易察觉的一颤,儿时的那一幕他太熟悉了,他也曾在自家的豪宅大院里扯着线放风筝,趴在地上玩儿蝈蝈,耳贴着窗口听夜晚的蛙鸣……而现在什么都不见了,那是凄婉的失意,失去了,被抛弃了,他曾差点儿哭喽!
华科沉浸在过去,悠悠的接言:“巷子口喧闹着,穿过三庙街的胡同儿就是一片空地儿的杂货摊,蛐蛐儿罐、鸟笼子、骨柄扇子、雕花葫芦……好玩儿的东西多着呢!还有五彩的风车,一根杆儿支着,高高的举着,迎着风呼呼带响的转……”
姜宇心里一乐,他勾起的华科的话头,趁势一句:“华叔,您都知道啊
第(1/1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