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情愫
第(1/9)节
在孔令宜的眼里,邵云越来越像一个谜,她越是想看清,越是觉得迷茫和失落。待她惊觉自己这样的心态时,已经晚了。
如果不是亲身走进来,戴轶舫很难想象这样繁华的市区中还隐藏了如此幽深的一条弄堂。沿着曲径朝里走,两边是粉墙黛瓦的老式民居。令他颇为惊异的是,房子已然老旧,但在这片寸土寸金之地,竟然还没被圈拆了,盖几栋摩天高楼出来。
到了弄堂尽头,方看到左边凹进去一块开阔地,油绿的草坪延伸到祠堂一般的门前。抬眼看,一块黑色的烫金匾额,绘着遒劲的草体,被遮蔽在浓密的绿荫里。仔细端详,才
分辨出依稀就是“滋生堂”三个字。
堂侧绕过一条静谧的护城河,河畔一排老槐树垂下长长的枝条,偶尔有碎叶或花瓣跌入水中,随波流淌。
原来这茶馆竟是枕河而居,真正是一块闹中取静的地方。
步入门内,入眼先见露天的雕栏玉砌、木桥、石山。地方虽小,却真是费了心思,颇有姑苏园林的味道。四面人声皆无,只闻得清澈的流水声。他转首望去,石山处挂下一小片瀑布,清凉宜人。
戴轶舫兴趣盎然地走过木桥,低头看,水中点缀了几片荷叶。亭亭的枝干上,晚放的花苞尚紧紧裹着。几尾红鲤穿梭其间,于不经意中流露出闲适。
其实布局说不上来有多精致,但戴轶舫久居国外,猛然间置身于如此纯正的古楼画舫般的中式建筑内,不能不觉得欣喜。
还是有服务生的,一律的唐装旗袍,与茶馆的气氛相得益彰。他们从堂内含笑而出,问明了客人,遂带他前去赴座。
这茶馆想必是年代久远的古宅改造过来的,从外头望进去,只觉得光线极为昏暗,走进来,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亮光从一排排雕花木门的空隙漏进来,柔和而不刺眼。房梁挑得甚高,三面均有活门。夏末的熏风穿堂而过,空气仿佛凭空冰镇了一回,拂到面上,竟是丝丝清凉,根本无须空调。
宽阔的深褐色方桌前,早已端坐了一位女子,转眄流精,光润玉颜,一头乌发在脑后看似随意地挽了个髻,却是恰到好处。一身宝蓝色的真丝套裙,衬得皮肤愈加白皙粉凝。
戴轶舫呆了一呆,因为没想到约见自己的会是这样一位出色的女子。她含辞未吐,气若幽兰。他骨子里还是喜欢传统的古典美女,于是越发感到惊艳。幼时读过的一句诗词赫然浮上心头,“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只觉得贴切无比。
正胡思乱想间,那女子一眼瞥见他,立刻放下手上的瓷杯,起身相迎,笑起来明眸皓齿,“是戴先生吧?”
一向应对自如的戴轶舫此时也不免有些失神,讪讪一笑,回复了一声:“在下戴轶舫,孔小姐准时得很啊。”
孔令宜待他入座,才微笑着解释道:“邵董临时有急事要耽搁一会儿,嘱我跟您打声招呼,应该就在路上了。”
戴轶舫含笑点头,并不介意。
孔令宜见他脑门上微微起汗,不禁讶然,“戴先生是走来的?”
“是啊,巷子窄,的士进不来。”戴轶舫说着从桌上抽了纸巾,拭了拭汗。
孔令宜抿嘴一笑,“那您定是让司机哄了,有另一条路可以进来,不用下车走的。”
戴轶舫愣了一下,才呵呵笑道:“无妨,步行过来,风景也是相当好——孔小姐很会挑地方。”
第(1/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