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十五、永远的怀念

第(1/4)节
    老而弥辣的潘晓峰

    东西南北的人都喜欢它,达官贵人庶民百姓

    都离不了它。南方人拿它调味,山东人拿它当菜。

    煎炒烹炸不能没有它,葱花儿烙饼煎鸡蛋没有人

    不爱吃,切了细细的葱末儿与细盐一道拌,滚油

    一泼,拿来调面下饭,喷香。

    老潘的真名叫潘晓峰,安徽省安庆市人氏,现年51岁,是至今为止“新闻30分”采编人员中序齿最大的一个,所以大家都叫他老潘。老潘很有事业心,他来“新闻30分”之前,是安庆电视台的副台长,在当地也算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可他竟舍得下妻子儿女和地方上的许多的好处,跑到“新闻30分”来当一名普通记者。

    老潘属于那种老而弥辣的族类,这一族类首推辣椒其次便是葱、姜、蒜。

    老潘不属于辣椒,因为辣椒只是辣,辣得直截了当,辣得全无味道。当然也不属于老姜和老蒜,老姜和老蒜虽然都是调味的高手,但前者辛而后者熏,老姜者非寒不食,容易上火;老蒜者吃后便须独处,非得嚼食一撮茶叶,方可去了蒜臭。

    老潘属于老葱一类,很不起眼地长在地里,冻不死也晒不死,干了外皮里边还鲜活着自己,打春时随便往土里一插,照样能活。说它辣它也辣,说它不辣它也不辣。正如俗话所说的,辣椒辣喉,大蒜辣口,大葱辣心。不喜欢吃辣椒的有之,不喜欢食姜的有之,不喜欢嚼蒜的也有之,但不喜欢炒菜放葱的人却很少。

    东西南北的人都喜欢它,达官贵人庶民百姓都离不了它。南方人拿它调味,山东人拿它当莱。煎炒烹炸不能没有它,葱花儿烙饼煎鸡蛋没有人不爱吃,切了细细的葱末儿与细盐一道拌,滚油一泼,拿来调面下饭,喷香。

    我印象里的老潘,就是这样一棵老葱。

    如果说李风是因为1993年中华环保世纪行与淮河结下不解之缘的,那么生于长江边从小吃长江水长大的老潘,早先只是从李风1993年所做的那三条对小黑河与小洪河的报道中,才真正了解到淮河流域的污染问题。

    安庆属长江流域,离安徽境内的淮河流域尚有300公里的路程,老潘从安庆一蹦子跳到北京,进入“新闻30分”的第一件事,就是接着做李风已经开头,但路漫漫其修远兮,一时半会也做不完的有关淮河流域污染问题的报道。

    什么时候才算做完呢?李风说,淮河一日不清,报道一日不停。

    老潘走来时,正是中央电视台改版之时,也是“新闻30分”的草创之初。

    李风荣膺重任,领着从新闻部分出的八个人,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如期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亮出了“新闻30分”的牌子。

    用李风自己的话来说:当年真是逼上梁山,名副其实是个草头王,只有七八个人来八九条枪,为了如期完成台里规定的播出任务,可是玩儿了命啦!

    现在的“新闻30分”,已经搬入了京信大厦的二楼,今非昔比,早已鸟枪换炮,人强马壮,盔明甲亮,使的都是清一色的长短“武器”,记者们能打会拼,摄像们奋勇争先。这批现在已经在“新闻30分”崭露头角的新闻人,悉是来自各省市电视台和各地报社乃至社会各界的精英,都是在江湖中历练过一番的好汉,独标一枝,各有所长。更为可贵的是,在单兵作战时,个个都能独挡一面,协同作战时,人人都
第(1/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