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04 故土

第(1/5)节
    一

    七月下旬,酷暑难当。

    一天清晨,我的一条腿上贴着一大块胶布,一只胳膊吊在绷带里,从上海乘船渡江北上,于当天傍晚到达南通的天生港。第二天一大早,又从天生港乘坐长途公共汽车,颠簸了一整天,于当晚踏上了生我养我的故土——苏北阜宁县城南约30里外的沟墩镇。

    这是一个依傍串场河,坐落在著名的范公(仲淹)堤(南)通(赣)榆公路上的小镇。抗战前,全镇拥有数千人口,拥有小学。中学和师范学校,还有几家装有电灯的碾米厂。抗战开始,尤其在日寇侵占了上海、南京之后,兵荒马乱,迭遭涂炭,全镇一蹶不振。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春天,我的父亲戴石屏因急性黄疽症不治离世。当时我正在淮阴列席华中解放区宣传教育会议,未能回家见他最后一面,虽然相距只有一百几十里地。

    不久,蒋介石全面撕毁国共停战协定,苏北解放区首当其冲地遭到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犯。随着连水城的失守,新四军主力北撤山东,苏北城镇几乎全部陷入敌手,沟墩镇也成了敌人的一个据点。

    当年冬天,我也背着一支三八式马枪和两个手榴弹,临时参加了一支小部队,经常在沟墩四处打游击。

    一天,我们这支小部队接连打了三次仗,迂回奔波了数十里,当夜又在沟墩镇南头敌人岗楼以南1000多米的地带,悄悄地由西而东,越过了范公堤,渡过了串场河,刚刚跑到几里地外的一个小林子铺了些稻草躺了下来,在村西100多步外担任警戒的哨兵就响起了枪声:大约三倍于我们的一个营的敌军已尾随而至!他们有迫击炮,机关枪更比我们的多得多。我们只得利用一条条一尺来高的小田埂仓促应战,交替后撤,好几位同志牺牲了。

    1947年5月,为配合山东主力部队,在山东沂蒙山区的孟良崮围歼蒋介石的“王牌的王牌”七十四师,苏北敌后的解放军也纷纷出击,出击的目标之一,就是我的家乡沟墩镇。硝烟未尽,我随军来到了自家门前,只见草屋四周弹坑挨着弹坑,泥巴粘合的碎砖墙上更是弹痕累累。进门一看,全家老少都泪水涟涟。

    原来在双方激战时,我方炮兵打来的一阵阵迫击炮弹中,有一颗正好击中了我家的屋顶,直落在全家人都蜷缩其下的一张大床前。幸亏这炮弹没有爆炸,一家人才侥幸余生。

    睹此苦境,我只能对我的母亲和兄嫂以言相慰一番,便依依告别。

    其后,我又跟随部队参加了盐城战役、盐(城)南战役、海安一掘港(今叫如东县)战役以及大大小小很多次战斗。在盐城战役中经历了白刃战场面,在盐南战役中因为彻夜站在冰水中而冻伤了一只脚。其间迂回转战,几次途经沟墩附近,我均未能踏进家门。

    1948年春节过后,我随军离开苏北,参加收复大运河以西苏皖交界的江淮失地,才碰巧路过家门。但我只能站在半掩着的柴门边,与家人急匆匆地说了几句话。母亲和二嫂赶忙把元宵煮下锅,叫我等一等;几个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小侄儿侄女,也纷纷围了上来拽住我的灰大衣下摆,不让我走。

    “自从你出去打鬼子,你就没吃过家里的汤圆了!”母亲说,“再说,再过半个来月,就是你的20岁生日了1。你小时候每逢过生日,妈都给你煮个大鸡蛋,你还记得吗?这一回,留你也留不住,就吃家里的几个汤圆再去吧!”

    1本
第(1/5)节
推荐书籍:我叫金三顺(镇魂同人)[居北]你行你上啊!海水与火焰港区风流记武猴拥抱谎言拥抱你淫乱群p(全职同人)[韩叶]爱是善妒女友的日记本这个锅我背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