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附录五 秦末人民起义的主体力量在于哪里

第(1/3)节
    陈胜起义最初是闾左九百人,我们已经说了,未必就可以理解成城外农民。

    那么,其它的起义力量又如何呢?从起义的主体来看,也未必就是农民。

    项羽的八千子弟,是他在会稽郡的各县收来的现役地方武装——县兵。刘邦最初的两三千人,是在沛县收的“子弟”。

    还有,从运动迅速发展的成功原因上看,很多郡县长吏都是被城市平民干掉的,不是“农民军”从外面攻进来的。

    《史记》上说,“陈胜遣诸将徇地。山东(函谷关以东)郡县少年苦秦吏者,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继自立为侯王,合纵向西,名为伐秦,不可胜数。”“当此时,诸郡县(指城邑)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胜。”“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家自为怒,人自为斗,各报其怨而攻其雠,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也就是说,城里的人们都杀掉他们的官长,以应陈胜。事实可见,我们看到的,更多不是农民的抗争行为,而是各地豪杰、市民、父老、子弟、少年杀其郡守的起义活动。这就是城市平民的运动,而不是农民运动。

    史书上刚好还举了几个长吏被杀的实例,比如田儋杀狄城县令,刘邦攻杀沛县县令,项羽杀会稽郡守,东阳少年杀东阳令。这些事情刚好印证杀长吏的不是农民军而是城内的豪杰、少年、复立、平民。(注:“田儋详为缚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见狄令,因击杀令。”)

    所谓“少年”(“郡县少年苦秦吏者,皆杀其守丞令反”),这个少年不是农民军,是城市中的少年和恶少年,专门这个本书中专门谈到过。所以,刑杀长吏的主要是城里的少年所为。“刑杀”,就是宣判和刺杀的意思,而不是军队从城外攻进来而杀。

    当然准确地说,还有很多城邑是被掠定的。我们举齐国地区为例,齐王田儋在狄城起义,占据狄城以后,自立为齐王,然后“率兵东掠定”齐地。具体怎么掠定的,史书语焉不详,但是史书详细介绍了赵国是怎么略定的。大致过程是张耳、陈余串联了个各地的豪杰,得到数万人(是这数万人跟着豪杰走,而豪杰则是地方上有势力者,包括地主),然后以这些兵力,攻得十个城池,然后又威逼了三十个城池投降。

    可见,这种掠定,其进攻者不能认为是农民起义军。城外这种力量进行进攻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城内的起义,也就是上面说的郡县少年父老刑杀其长吏,以相应外面的军队。具体的例子则譬如赵军攻击范阳城时候,范阳令在少年等城内力量得逼迫下,被迫投降,详细情况不再重述。

    这些东西都说明了秦末起义,顺利拿下“不可胜数”的郡县,是城内力量起义的结果,以及城外进攻的结果。两者不论内外,其主体力量都并非在农民,而是城邑平民。(城外进攻者,不是农民得自发起义力量,而是豪杰官吏以及已经刑杀了其长吏的城邑力量——譬如刘邦、项梁军),以及陈胜已经起义得九百人(也未必是农民),进行对城邑得进攻。)

    最后还有一些情况是城邑自反,比如会稽郡守、沛县县令都打算起义,只是被城内豪杰截断了。

    总之,这些出自史记的多条记载,足够清晰地告诉我们秦各地郡县的攻破,不是李自成那种农民军式的把它打破。城邑平民在这次反秦运动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甚至它因此改变了这场运动的核心性质。
第(1/3)节
推荐书籍:今天马甲掉了吗刑警妈妈粤语残片战皇子月依我的小妈偷情录(np)(社交网络同人)【ME】长情告白我在师徒虐文里当绿茶不好意思我怀了你的崽穿成假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