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真的因为陈圆圆而失败?
第(2/6)节
的大明王朝,算是遇见了“克星”。
我称李自成为掠过北京上空的彗星,还在于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在紫禁城里仅仅做了四十二天皇帝(俗称“吃了四十二天饺子”),这变幻莫测的金銮殿就又“闹地震”了,将其给掀了下来。唉,屁股还没坐热呢#耗月十三日,已披上龙袍的李自成(称大顺皇帝)“御驾亲征”,围攻山海关,欲剿灭明朝的残兵败将。偏偏在一片石决战之时,吴三桂请来关外的清军帮忙,使李自成腹背受敌,兵败如山倒。只好于四月二十六日退回北京。四天后又忍痛割爱,弃京城而回陕西老家。我猜测李自成在走这段回头路时,心情一定很复杂,深深体会到名利富贵如浮云,即使能抓得到,也未必抓得牢。皇宫御苑、权杖玉玺乃至金钱美女,得来全不费工夫,可失去得更快:又统统从指缝里溜走了。终究是一场空啊。
李自成,就这样成了北京的匆匆过客。他沉浸在“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的喜悦之中,估计连好多名胜古迹还没来及参观,连风味小吃还没尝遍呢,又沮丧地与这座城市永别了。恐怕连“我还会回来的”之类大话,都不敢讲。有什么办法呢?是命运诱导他打马而来,又正是命运——把他驱逐出去。仿佛注定了:这位草头王与北京城只有四十二天的缘分。不过暂借其一用而已,到期即要归还——简直刻不容缓。
这一退可不要紧,最终连老家都保不住了。李自成在清军的追逐下,放弃西安,经襄阳,入武昌(武昌鱼虽美,也留不住亡命之徒的脚步),直至次年四月,在湖北九宫山“中了埋伏”而被杀。可以说他撤出北京,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辉煌一时的流星式人物,拖着光线日渐稀薄的尾巴,且战且退,最终默默无闻地熄灭了。
不管怎么说,北京城里的“四十二天饺子”,肯定给这位过客留下一生中最深刻、最豪华的印象。这个世界上,即使有再多一夜暴富的传奇,也比拟不了李自成的感觉。他是凭着一把锄头起家的“暴发户”。
即使仅仅吞咽了四十二天的龙风水饺,也很值!毕竟,他充分地发了光、散了热,照耀了悠悠古都。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毕竟,再狂傲的赌徒,不见得比其有更大的野心,结局也不见得比其好到哪里。既然是豪赌,迟早会有输光的一天。李自成,靠孤注一掷而发迹,转眼之间一败涂地——其实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后来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发现1949年的毛泽东最深刻地意识到李自成的局限性。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打赢了三大战役,胜券在握,准备进入和平解放了的北平。出发之前特意做了一个重要的讲话,大意为“我们不能学李自成”以及“要防止糖衣炮弹”之类的话。在其眼中:闯王进京后的失败,堪称“反面教材”。当代的革命者必须避免重蹈覆辙。毛泽东进入北京城时,比李自成要虔诚多了、谦虚多了。他说:“我们是来赶考的。”正因为如此,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作为先驱者的李自成,考试不及格,早就被淘汰了。根据毛泽东的说法:李闯王是被糖衣炮弹打倒的。糖衣炮弹到底什么样子?我很好奇。不会跟北京的糖葫芦似的吧?它的命中率为何这样高呢?以至见惯了枪林弹雨的共产党人都呼吁对此保持警惕。
看来糖衣炮弹虽像糖葫芦一样可口,却是剧毒的。李自成中了“暗器”,翻身落马。
其实,从来不曾有军火商制造过这样的“秘密武器”。所谓的糖衣炮
第(2/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