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北京没有风花雪月

第(2/3)节
嘛非要闹一些小花样、弄那么多西洋景。写到此处,我要求自己尽量把语气放温和些,免得读者误以为这是一篇“强词夺理”的酷评呢。其实,我不过是拿这个话题,来磨炼自己的辩论水平。

    还有,上海人总对巴罗克式的和平饭店津津乐道,对于上海而言,这已算是“老字号”了,觉得那是外滩的门脸,而且里面的西餐与咖啡很正宗。北京的东长安街上,有个于1901年最初挂牌的北京饭店,可以抵挡一下。始创者是两位法国人,后转手给意大利人卢苏。1907年卢苏将产权卖给中法实业银行。又过10年后,中法实业银行将其扩建成七层高的法式红楼。东交民巷曾有大名鼎鼎的六国饭店今已不存,但北京饭店此时的规模已超越六国饭店,成为北京饭店业之翘楚。1949年被北京市军管会接管,1954年在旧楼以西建造一座八层大楼,1973年又在其东新建二十层高楼。

    北京饭店接待过多少外国元首,我记不清楚了。肯定不会比上海的和平饭店少的。

    我只知道,2002年2月22日,美国总统布什曾在北京感叹:“长城依旧,而中国却今非昔比。”他是第374位登上八达岭长城的外国元首。

    于是我又找到一条“歪理”:不要笑话北京没有风花雪月,上海,有……长城吗?

    但事实上,上海人对于生活的质量与情调,还是充满是很失望:“三里屯真是徒有虚名。酒吧的装潢太老土了,桌椅安排得也拥挤——一点情调都没有。如何叫人放松 ”她们唯一嘉许的是北京人的酒量:喝啤酒跟喝白开水似的。但我仍从中听出几分讽刺的味道。莫非是我多心了怕我觉得她们挑剔,她们声明下次我去上海,一定领我去衡山路一带泡吧,见识一下真正的酒吧应该是什么风格与档次。我只好讪讪地笑了,辩解道:要想了解真正的北京,不该来三里屯,应该去泡老舍茶馆。听一段京胡,顺便喝声彩呀,就能找到当大爷的感觉。

    而这一切,对于北京来说,只是皮毛而已。北京的灵魂要深厚得多。不在这里,在别处。外地人逛北京,总是冲着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去的,故宫、十三陵、长城、颐和园等等,还玩不过来呢,哪有剩余的功夫去琢磨其他内容,北京有的是老本可吃,至于是否有额外的风花雪月,并不重要,并不影响其本身的魅力。我无法从风花雪月的角度,来赞美北京。身在北京,我甚至都写不出风花雪月的文字与故事。

    北京有风。但这是古风。战国末期著名的刺客荆轲咏诵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西汉的司马迁倾听着风吹过耳,加以评点:“燕赵自古多悲歌慷慨之士。”荆轲消失了,雄风犹存。北京的历史一直呈现风起云涌的局面。即使在现实中,北京的风也是豪放派,上海的风相比之下简直是婉约派的小令。尤其春秋两季,不仅刮大风,还有飞沙走石的沙尘暴,还有横空掠过的西伯利亚寒流……

    北京有花。譬如景山的牡丹,明代就独领风骚,甚至《明宫史》里都提及。还有颐和园的玉兰 “玉香海” ,系乾隆皇帝要求种下的。北京的花,堪称天子脚下的国色天香。但在北京,最受关注的不是花,而是香山的红叶。每年秋天,市民们爬香山,为了看红叶。红叶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明星。“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颇能体现北京人的审美趣味。北京人最欣赏的,还是不屈服的强者风范。

    北京有雪。甚至进入李白的诗篇:“燕
第(2/3)节
推荐书籍:令史禁色全方位幻想(HP同人)[HP|DH/GSG]颠覆平行时空小雪花与大冰块找情敌喝酒后花与月妖禁(美强,生子,np)凝雪秽唇侠客风云祝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