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谁是谁的无间道
第(2/3)节
意思。臣被家人问的有些烦了,就应了一句朝廷会在东北大兴铁路。可臣没想到山西的洪灾让东北铁路提前开始。故而家中族长以臣一言而决之,行东北之事。事后家中来人再探朝廷举措,臣只字未提,只说皇上展布资金不足,臣无暇它顾只字未说。臣决无泄露朝廷举措之意。还望皇上明鉴。”
光绪想了想,林启兆说的也对。铁路本意是在清ri战争之后修的,只是这山西洪灾突起被迫提前。到让林家碰了个巧。想想也就释怀了:“起来吧,这二十万两朕收下了,你代朕谢谢你家族长。你记住也转告林家,商人当行商人之规矩,莫行此苟且之事。现在朕不能怎样,但终有一ri朕要断了这官员受贿之事。更别说作为百官之首的皇帝了。不过到提醒朕。当前之局面想要赚钱还真有办法。只是得麻烦下你林家。”只是有一点光绪没明白,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远在江南的林家是如何知晓的。是林启兆还是有其它人?
“臣如今身为大清银行行长,在林家说话也颇有威信。若是林家能有效劳之处,请皇上明言。”
“想要赚钱,最快最稳妥的方式莫过于官商勾结。不过此举可一而不可再。只有大清自有的商品繁荣,朝廷才能真正有来之不尽的税赋。跟朕说说你林家有什么样的产业。”
从皇上嘴里说出官商勾结,犹如五雷轰顶般让林启兆楞在当场。那可是皇上,天下之主。冉冉道:“家中族长常说,昔ri胡雪言以一已之力对抗整个洋人,若有朝廷扶持一二,也不至落得事败身死的下场。洋商身后均有洋人的朝廷扶持,我大清的商人自问比洋人更会经商,若得朝廷扶持,驱逐洋人振兴我大清自有工商绝非难事。”
“行了别在那感叹了,不过朕有言在先,赔了朕可一个子都不会出,赚了朕要一半。还有,丑话说在前面,此种之事必须事先行获得朕之许可,卿等若敢自行其事,朕要尔等家破人亡不过一道圣旨而已。”
“愿为皇上驱使。”
“好了,朕这个皇didu出面了,要玩就玩大的。没千万两的收益朕还看不上眼。上前来咱们好好商议下。咱们这个官和你家的那个商怎么勾结。”
光绪和林启兆还御书房勾结中,而此时慈宁宫内的慈禧正不y不火的品着茶。一旁伺候的李莲英看着拉着长脸的慈禧,他早已吩咐下去让下人小心伺候。事就出在一本折子上。
一大早李莲英呈上一本折子,说是那边人写的折子,都是皇上一月来所说所做之事。慈禧粗粗的看了看,这脸se就拉的老长。
皇上必竟是皇上,虽然背着自个儿搞了个秘书处,还建了好几家工厂。本保着让皇上在外面搞自己的事情,自己依然拿着朝廷大权,也就任由皇上在外头折腾。就算是三国抗议,也让皇上修铁路之事拖了小半年。没曾想山西一场大水,到是让铁路开始修了。而从山西礼亲王世铎那传来的消息来看,美德两国,特别是美国因为招工人的事,在赈灾上出的力甚至比朝廷还卖力。这次赈灾朝廷还真到没花什么钱。可也就因为修铁路,朝廷三卿六部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如同摆设一般几月来尽无人问津,各国公使到是将皇上秘书处的门槛都踏破了。皇上大了,有自个儿的心思了。可是皇上如果要夺权,为什么这朝中之事却从来都是到慈宁宫请旨呢?
慈禧怎么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能商量点的事礼亲王世铎还在山西赈灾,孙毓汶被皇上差出去办江苏路捐案也没回来。而这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