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纷乱
第(2/3)节
关心的。洪杨之乱之时,由于朝廷无力扑灭叛乱,只能让各地督抚自行集饷练兵,终成尾大不掉之势。如果一家银行能收天下财权,到真有利于朝廷的统治。慈禧还是有些犹豫的问道:“真的能成?”
“毕竟朝廷还有大义名份,不论地方如何想法,谁还敢真的明着违抗朝廷旨意。儿臣想不如就依李鸿章所言,先在直隶试试。一则先看看成效。二则也给朝廷一个进退的空间。亲爸爸以为如何?”不等慈禧说话,光绪想趁热打铁:“儿臣前几ri以铁路之事堵各国公使之口,不如将它真的给办起来。儿臣想呀,这铁路修好了,各地方总不能给铁路设卡设局子吧。以朝廷的名义与洋人合办,这钱还不都到朝廷里来了?”
慈禧叹了口气:“这银行就先办起来吧,铁路之事先缓缓,哀家还要好好想想。皇帝呀,治大国如烹小鲜,朝局以稳为重呀。”
光绪装出一副很是受教的样子:“儿臣明白。”
处理国家大小事务,不是在朝堂。大臣们都明白,真决定国策的地方是慈宁宫,而军机处不过是个传达的地方。上朝不过是签个到应应景的。如同走走过场。可今天光绪接连颁布的三道圣旨让所有在场的大臣一片茫然。
“昨ri考教八旗,结果令人心寒。昔ri无敌的八旗铁骑已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朕深感国家无强兵不能谓之以强国。朕今ri昭告天下:凡年龄在18至25岁,身体健康的男xg均可报名参加新军。报名细则另行公布。”
“现当整齐币制之际,拟由户部设立,参阅各国银行章程,斟酌损益,迅即办起银行,以为财币流转总汇之所。以前期准备的800万两白银以本,以户部岁入为担保。成立大清银行。先行在直隶地区试行。拟林启兆出任大清银行总办,立即前往京城面圣。”
“兵部尚书孙毓汶视察丰台大营及京畿周边防务。朕亲自前住北洋视察淮军及北洋水师。拟于光绪十八年六月十八ri前往,着北洋大臣李鸿章准备接驾。”
一时间朝野震动,总理衙门中守旧的顽固派,由其是孙毓汶更是在当天下午就像慈宁宫递了牌子。他们公开认为开设银行会造成混乱,有动摇“国本”之虞。御史们更是上表“官设银行,流弊宜防”的奏折。对于奏折,光绪一律留中不发。而去慈禧告状的先是慈禧以皇上亲政为由推了出来,然而慈禧也经不起人多。去的人多了,慈禧只能招来军机大臣发了一通脾气:“皇上办这新军新学,这钱都是皇上从内务府拿的内努银子,要是谁能拿出钱来办这新军新学,哀家就不办这银行。”
慈禧这句话下来,彻底的让保守派没话说了。这些人争权夺势,营私舞弊行,正要干些个实事可都不在行了。可这些人也没死心,想着法的多方刁难。这些指责和刁难集中体现在诸如利益的分配、总行所在地、zhengfu与银行的关系以及领导权等方面。特别是圣旨上提到的800万两的本金来源,更是让光绪跑到慈禧那去解释。这笔钱其实就是御膳房假菜案和ri后牵连出来的各项贪渎案,抄家所得的各项珍玩古董交给李鸿章让他变买折成的现银。
“亲爸爸,朝廷已有多年未给北洋拨付一两饷银。俗话说:养兵千ri用兵一时。总不能让将士们平时都饿着肚子吧。那样真打起仗来还有谁为朝廷用力。儿臣也是想着为北洋筹措点饷银。可没想李鸿章这人到是忠心不二,不仅未贪未这笔银子,到还让他想出来个为朝廷赚钱的法子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