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犯北调
第(2/2)节
警方立刻展开了调查,最后矛头都指向了这个,曾经很多人佩服的生物学硕士。一个大家都认为会很有前途的人,为什么要对他的同学师长们下毒呢?至于原因,他自己在无数次的盘问下,只是平淡的说看不惯那些人平时的样子。
难道真是这样吗?犯罪心理学家对这个高智商作过分析,认为是在工作学习中的压力加上独居少沟通等,这些原因造成的了心理缺陷,而他投毒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发泄,对那些长期压抑的不满的释放。而这种释放也太恐怖了,特别是他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更使他一下就几乎造成了灾难,75个学子年轻的生命啊!
按理说这样的人毙了也没话说,只是毕竟没有人死掉,死刑也就只能与他擦肩而过。
被判徒刑20年的他,一直被关押在江西波阳县波湖进行劳动改造。一年下来,他也到是表现积极,加上他毕竟是个硕士,于是监狱里便安排他去做粮食采购的工作,就不用再做体力活了。谁也没想到悲剧又发生了,犯人吃过中饭后,很多出现了呕吐泻腹呼吸困难……这些中毒症状。这下可炸开了锅,紧急医疗队特警一下来了一大堆,为了防止暴乱,监狱实施了戒严。
调查出的结果是二秋水仙碱中毒,而至毒物就是中午的黄花菜汤。黄花菜大家都知道,谁也不认为会有什么毒,那只是指的干的,而新鲜的黄花菜含有一种秋水仙碱,它进入人体后被氧化,产生剧毒的二水仙碱。黄花菜在干制过程中,这种生物碱就会挥发掉,所以干的才是可以吃的。
最后的调查当然离不开这个采购的季长,市场里的应该都是干的呀?问他,他回答是在回来的路上采的。
“采了多少?”
“大概5~6斤。”
“难道不知道吃了会中毒吗?”
“不知道”
一个生物学硕士会不知道这些知识,这说给谁也不信,只是没有证据说他故意的。于是,盗窃罪过失伤人罪两罪并罚加上他以前的罪行,得了个无期,以前的监狱他是呆不下去了,于是也就加入了这次的北调的行列。
乌兰监狱通过了十几年的建设,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了,也并不象外面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有高墙大院电网和真枪实弹的干警。
实际上,他们在旁边开挖水井,开垦了大面积的防沙植物,还有一些是可食的耐旱植物,盖起了一些遮阳棚。
这样在这个年降雨量有时候只有50毫米的地方,居然也有了一片的绿色。
水在沙漠中就是生命,监狱的水一般是定期的从外面用车运过来的,而那些井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没水的。所以还建起了好些的储水池,把那些运来的水都储存起来。
环境上是比才起建的时候好的多了,管理上也是一样。以前有一个传说,只要是押到这里的罪犯,就不要想活着出去的,这种说法只有小部分是形容这个监狱的管理之严格,而大部分的意思是来自这片土地,塔克拉玛干“走得进去,走不出来”
而今这样的说法早已经改变,就那些犯人来说,就算是到了他可以出去的时候,大都不愿意再走了,反而留下来作了帮教。有的是因为家里没什么人了,有的则是当年作的孽太深,怕回去后给人看不起,也就留了下来。当然,如果要走是没人拦的,完全是自愿。
这次转来的重犯便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改造生活。
第(2/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