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农工(上)
第(2/3)节
种方面可以不服任何人,可不能不服田凡。你再牛,能有人家田先生牛?人家可是准确的预测了蝗灾的发生,而且还拿出了治理蝗灾的办法的!其实话说回来了,对于屯田点的百姓,田凡和陈登完全可以以势压人,通过命令的方式让他们服从,可他们都没那么做。
田凡费了很长的时间,才给他们讲完了那些耕种的方法。对于那些普通的理论,他们将信将疑的相信了,可是对于农家肥的使用,众人都有疑虑,包括陈登,毕竟那个时代还没有人这么干过。没办法,田凡只得建议陈登硬性的下命令了!陈登完全相信田凡,所以他也确实下了命令。
田凡在自己的农书里对农家肥的使用方法做了详尽的阐述,倒不怕他们学不会!可……农家肥,说难听一点,那就是便便!百姓们多少都有些不敢信,用这臭烘烘的东西浇出的粮食能吃吗?
可田凡相信,虽然现在他们有所疑虑,可等粮食丰收后,这些百姓就不会在怀疑了。他相信,到了那个时候,将不会再有随地大小便的现象!那个时代别说农村了,就是下邳城里的犄角旮旯里也不时会有一些黄白之物。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田凡必须要坚持!
他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经常见到的,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那时候在农闲的时节常常有很多老人,背着个框子,手里拿着一个叉子或小铁锨,在村里村外转悠!他们在干嘛?没见过的人,肯定猜不到!他们在拾粪!就是说,他们在收集粪便!猪狗马牛羊人,遇到什么就收集什么!
现代人可能无法想象,其实这并不难理解。粪便作为化肥发明之前最好的肥料,对于那些一辈子没吃过饱饭的老农来说,这才是最实在的宝贝!田凡相信等农人们认识到粪便的作用以后,城市里的卫生状况将会大大改善!
对于非屯田的普通百姓,不能用简单的命令来推广种植方式。田凡给陈登的建议是找一块地,让他们都能见的地,按照自己给的方法种植,就当是试验田。如果效果确实好,那么这些百姓一定会自动跟着学习。
跟陈登接触几次后,两人的关系直线升温,已经到了称兄道弟的程度!田凡委托陈登在屯田军里帮他挑选三百身强力壮者,他计划按照后世自己知道的那些方法练兵,效果怎么样。如果效果好,就建议刘备推广全军。之所以不通知刘备,是因为自己记得的不多,不敢现在拿出来,不然现了眼就难了。
另外,田凡又到工匠们工作的地方了几次。刘备军的少数无家可归的工匠和这次难民中招募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位于下邳城东南的泗水和沭水交界处。此地两面环水,取水方便至极,且由泗水挡住了来自西方的威胁,相对来说也更加安全。
那个地方外围用木头扎的简易围墙围住,聚集了大约三千工匠,以及少量的工匠家属。三千工匠里面,从难民里挑选出的占到了接近两千五百。
徐州本地的工匠大多数有家有业,只有遇到紧急情况才会来到这里。而住在这里的本地工匠,大多是些无家可归的人。这些逃难过来的匠人,把工匠的数量扩增了数倍,想着他们以后将会起到的巨大作用,田凡对徐州以后的前途很有信心!徐州本地工匠的家属大多被安排住进了下邳,而灾民中工匠的家属多数还没有妥善安排,他们也跟着工匠们住在这里。田凡来的目的,一来是安排工匠的家属,二来是工匠们的手艺,三来是跟他们找点活干。
其实说是三千工匠,真正能够独立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