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投奔
第(2/3)节
两边大片大片的田野,麦子早就收完了,地里长着秋作物,比如像玉米,高粱还有地瓜,花生等农作物。此外,靠近路的两边,还有一些果树,上面落满了拳头大小的苹果,梨子和柿子等果实。大概再有十天半个月光景,就要收获这些果实了。
耿子奇着田野,心里有说不出的愉悦感觉。因为他就是出生农民家庭。自小干惯了农活,着田野就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觉。前天,他刚满二十岁,爸爸跟堂哥说好了,让他投奔堂哥高大人,实际上,过年的时候,父亲就给高大人说好了。
高大人是北洋水师的一个舰船的管带,是家乡混的最好的一个,乡里乡亲的无比尊敬这位官运亨通的高大人。说起高大人,不得不说一下当时权倾天下的直隶总督李鸿章。当年,正是高大人在李鸿章身边当侍卫的时候,得到了李鸿章的赏识。
有了朝中大官的推荐,当官自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要不了几年,高大人就从一个侍卫,摇身一变成了一艘军舰的堂堂的管带,要知道,管带就是舰长呀,好不威风,率领的军舰,乘风破浪,打击敌国的海军,保卫大清帝国的海防线,那是何等的荣耀呀!
现在,耿子奇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他的心里别提多么兴奋了。当水兵,那可是他人生的一次重大的选择,也是一次重大的转折点,要知道,就在从前,他还是一个拜了武行师傅,学点拳脚功夫,本来依靠着这两下子,混口饭吃呢。
如今,一个远大的理想,把这个普通的农家子弟的命运改写了,要去当清朝水兵了,要去投奔北洋水师的堂哥了,要保家卫国了,你想想,这个普通的农家子弟的肩膀上,是不是有了一份责任?耿子奇正这么想着,不觉来到了一个叫牛溪阜的镇子。
牛溪阜是一边靠山一边靠海的镇子,说大也不大,镇子也就是万把人,说小也不小,镇子方圆几十里地儿,大部分都是渔民。据说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云南逃难来的牛姓女氏,繁衍后代,不到三百年,就有了这个牛溪阜的地方。
今天正逢牛溪阜赶大集的日子,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汇集在这里赶集。支起五颜六色帐篷,设点摆摊的,还有流动性的走卒贩浆,沿街叫卖的,杂耍的,唱大戏的,吸引着乡亲们如潮水一般,涌过来,把个镇子搞得好不热闹。
耿子奇走了好几十里地儿,也饥渴了,就准备在镇子里,找个卖羊杂碎的铺面,来碗稠一点的,就着行囊里带着的自家火烧,好好的吃一顿,填饱肚子,再凑到唱大戏的戏台跟前,找个阴凉地儿,听一段武生的唱段,趁机休息一下。
耿子奇刚吃饱肚子,打着饱嗝,走到戏台跟前,今天是一个草台班子,正在唱《打城隍》里的一段,出演的主角儿是名闻遐迩的一个叫“瘸狐狸”的武生演员。这个演员平时好行侠仗义,劫富济贫。而且骑马的技术很高,来无踪,去无影。
这天正碰上有几个地痞流氓,他们合伙儿凑了几百吊钱,把瘸狐狸骗来,唱大戏。老百姓都是冲着瘸狐狸来的,有他唱大戏,没有不爱的。与瘸狐狸搭伙演青衣的是一个叫黄娇娘的演员,那些地痞流氓早就艳羡黄娇娘的貌美,准备将其骗来演戏的时候,趁机劫色劫财。
为了达到劫走黄娇娘的目的,那几个地痞流氓先利用瘸狐狸在台上唱大戏的时候,在后台,将正在化妆的黄娇娘堵在屋子里,准备对她图谋不轨。黄娇娘是一个烈女,生性泼辣,着那几个地痞流氓不怀好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