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4

第(1/3)节
    次日,昏迷不醒的苻雄终于醒了。一旁的邓迈高兴地说道:“丞相,您总算醒了!”

    苻雄疑惑地看着他。

    邓迈急忙解释说道:“昨日您带领众位将士来到此地,因伤势太重失血过多故而昏倒。不过晋军昨日便在灞上安营扎寨无意来扰,您可安心养病。”

    苻雄双眉紧锁地自语道:“怎会这样?”

    与此同时,正在品茶的桓温忽见一将士走了进来行礼说道:“启禀大司马,营外有位布衣欲求见您。”

    桓温虽位高权重,但却十分敬重文人,更何况秦国多能人。于是,他立即说道:“快快请其进来。”将士行礼称是下去。

    不一会儿,身穿麻布短衣的王猛走进大营,见到桓温之后并未大礼参拜,只是作揖而已自视甚高。而桓温因久闻奇文异士清高自傲,便含笑说道:“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王猛回道:“在下王猛,字景略。”

    桓温心中暗自说道:“从未听过此人,但他既然只身前来毛遂自荐,也足见其胆识过人。”所以,他又问道:“不知先生可否讲解一番当今天下局势?”

    王猛点头说道:“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群雄割据,看似一统天下难比登天,但非无法可依无路可走。当今晋国陛下乃是世祖武帝子孙,理应堪当天下之主,况且晋国实力雄厚。只需鼓励农耕,广修学馆,宽待异族,远交近攻,不出十年,定可完成夙愿。”他一边纵谈大事滔滔不绝,却还一边掐身上的虱子。

    桓温听完王猛此番谈论之后,不禁对他肃然起敬刮目相看。尽管此人言谈扪虱举止不妥,但却依旧高兴地又问道:“桓某奉天子之命,率兵十万讨伐逆贼为民除害,却为何关中豪杰无人来此,试问何故?”

    性情刚猛直率的王猛直言不讳地回道:“大司马亲率晋军不远千里深入寇境,且长安近在咫尺却止于灞上。众人不知汝之意愿,故而不敢冒然前来。”

    桓温知道王猛话中有话,且语中要害,故使他无言以对。沉默无语良久之后,他对王猛说道:“江东无人能及先生,桓某想请先生做都护,不知意下如何?”

    本就有意辅佐晋帝的王猛点头行礼谢过。桓温心中大喜,有王猛这般的能人,何愁大业?而这次桓温与王猛的见面,也引出一个成语‘扪虱而谈’。

    五天后,躺在床上的苻雄终于破解了桓温为何止于灞上的原因。孙子曾说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故。”意思是说,吃敌国一担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送二十担。因为远途运输,劳民伤财。所以,他下令让秦军将周围百里之内还未成熟的麦子全部放火烧掉。

    听闻秦军烧麦的桓温气得跺足捶胸。原来,这几日朝廷无半点音信,他便料定是谢安王坦之幕后为之。本想待收完麦子之后,再与朝廷欲比耐性。可眼下自己军中粮草只够半月,且长安固而难攻,秦国君臣上下一心,何日能破长安无人可知。于是,他心有不甘地下令撤兵。

    听闻桓温撤兵的王猛心中暗自说道:“晋国几大氏族盘踞朝廷,自己难有作为。况且通过几日观察,桓温狼子野心无疑。若这样与桓温回晋国,势必玷污清名。于是,他假借回家向老母辞行离开灞上,又回到老者家中并向其讲述事情经过。

    老者听完之后,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况且又何必拘泥于所谓正统。朝代更换,皆为定数。不如暂居这里
第(1/3)节
推荐书籍:豪门宠婚我的助理想当魔王我家omega是颗甜豆豆全球诡异残狼肉人大侠魂将军,归来可好?作尽大死然疯爱夫妻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