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米亚战歌(第六章)(04-05)
第(1/11)节
第六章“黑海强者”#4西元二一五五年,四月十五日,神圣俄罗斯帝国派出谭雅舰队、梨树花舰队支援中欧与西亚战场,僵持中的奥得河战线因着空中力量的失衡出现了变化。俄军获得两个空舰战斗群的增援后发起全线攻势,安妮女王舰队与英军全力死守法兰克福要塞至左翼防线。然而随着防空力量耗尽的右翼快速溃败,左翼各段防线亦相继失守,形成柏林至法兰克福的一大突出部。德军押上所有的后备部队,在德勒斯登聚集二十个师、施威林集结三十六个师,伊尔玛?冯?葛拉芙上将临危受命,率领六十万德军坚守柏林战线。
十六日,义大利军队第一波反攻兵力集结完毕。由德高望重的伊葛妮雅?科斯塔上将率领的这支部队,包含了常备旅、后备旅以及法军位於义大利境内的轻装师在内,共有高度机甲化、机械化且装备精良的四十七万名陆军。当德奥联军开始进攻巴尔干半岛,义法联军亦对威尼托区展开大规模的夺还作战。
德奥联军之攻势,完全就是针对俄军以贝尔格勒为中心扩张开来的补给网路,试图一举突破狐假虎威的巴尔干部队、破坏南方军前线部队的补给。这项孤注一掷的作战计划直到义军完成兵力集结、法军正式进驻比利时第二防线的四月十九日,方才力排众议顺利执行。然而当联军开始攻击巴尔干部队前沿阵地,罗马尼亚军各部已经迅速更改佈署,主力部队相继后撤,打乱了联军预定从正面撕开巴尔干部队、对目标造成无法立即组织有效反击的重创,并利用混乱长驱直入的计划。
罗马尼亚主力部队朝东西两个方向撤退,大部队聚集於东侧之札格瑞布,多数机甲部队西进与俄第二十五军会合。在琵雅?克罗申科少校及辛西亚?巴兰少校联合调度下,加诸俄空军的全面支援,德奥联军初期攻势频频受阻。但是,联军无论装备还是训练皆优於与之对阵的巴尔干部队,战术上的优势始终无法弥补两军实力之差,札格瑞布遭受了预期外的压力。双方缠斗整整一周,联军优势明朗化,接连后退的罗马尼亚军退进札格瑞布市区,这座城市的存亡就看是保加利亚大军的增援还是德军的推进速度哪方快了。
对於台面下互相较劲的罗、保两国而言,她们都不想在札格瑞布保卫战中担当牺牲惨烈的助攻,与其为将来的敌人卖命,不如打一开始就划清界线。两国军队互助程度之低落几乎可说是各自为战,纵然她们都接受来自南方军参谋部的指示,对於“互踩战线”的命令却表现得意兴阑珊。频频遭德军痛扁的罗马尼亚军一方面无力支撑、一方面又排斥保加利亚军的救援,很多时候索性放弃离保加利亚军防线较近的崩溃区,严重影响参谋部的调度。这种恶劣的合作状态直到札格瑞布失守,双方将领迫於情势才暂且放下成见。
德奥联军既已佔领札格瑞布,一旦炮兵到位,即可完全封锁俄军仅剩的几条副补给线、达成实质阻断。然而这股优势无法在罗保联军的猛攻下迅速建立起来,不完全的封锁致使俄第二十五军的抵抗未能如期削弱,西侧奥军的补给线反遭截断,局部战况逆转。
三十日,在压倒性的空中优势连日逼迫下,法兰克福要塞终於沦陷,“大英第一防线”宣告破灭。随着英军战线的总崩溃,俄军在奥得河以西全面进击,德军仅能据各防空堡垒且战且退,柏林陷入三面受敌的窘境。
五月,明斯克当局向全军发佈开战以来首道直接命令──“俄罗斯西方军应当於秋季来临前,完成佔领
第(1/1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