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36

第(2/3)节
  韩尚书的心情,完全可以套用后世一句话:杨小探花,快到本官的碗里来。

    杨瓒一心藏拙,打造夫子形象。丝毫不知,他的名字已在两位尚书舌尖倒过几个来回,更同日后的杨首辅联系到了一处。

    天色渐晚,恩荣宴将近尾声。

    朱厚照脸颊晕红,起身走到杨瓒席前,率性道:“孤同杨探花性情相投,他日必要一叙。”

    “微臣谢殿下厚爱。”斟酌片刻,杨瓒劝道,“酒多伤身,殿下还需慎饮。”

    朱厚照终究年少,几盏酒入喉,之前未觉得如何,现下却是热意上涌。听到杨瓒的话,只是胡乱点了点头。

    “孤晓得了。谷伴伴。”

    谷大用当即上前,扶着朱厚照返回上首。另一侧的刘瑾不着痕迹的打量着杨瓒,目光不至阴毒鬼祟,却让人很不舒服,仿佛有两根针扎在脖子上。

    这位又是谁?

    杨瓒有些后悔,为何不多读些史书。

    明朝的弘治帝正德帝都很有名,前者勤政,后者爱玩。与正德帝爱玩齐名的,便是引着他玩出各种花样的宦官。

    最出名的,好像是某位“九千岁”?

    杨瓒摇摇头,觉得自己想多了,哪里有那么巧。

    宴将散,朱厚照再次举杯,在座诸人皆把盏回敬。

    杨瓒的银盏中仍是茶,当真应了之前的话,喝个水饱。

    掌灯时分,三位阁老同英国公在先,领众人恭送皇太子。其后仍由小黄门和书吏引路,众进士有序退席。

    杨瓒落后几步,同王忠行在一处。后者脸膛微红,双眼熠熠发亮。行在路上许久,仍是滔滔不绝,兴奋不减。

    杨瓒好奇问道:“王兄同席之人可是兵部主事?”

    “不错,正是兵部主事,曾被内阁李相公赞为状元才的王伯安。”

    不是同宗,却是同姓。若能相交默契,必为朝中人脉。

    提起王伯安,或许很多人不熟悉。换成王守仁,绝对是如雷贯耳。

    阳明先生此时尚未展露峥嵘,未因得罪刘瑾被贬谪追杀,也没有龙场悟道,更没有剿匪平叛。就职业前景,甚至及不上杨瓒这个七品小官。

    该说世事神奇,非常人可以揣测?

    夜风微凉,灯火摇曳。

    一路前行,杨瓒心神豁朗,竟也有了几分参悟之意。

    恩荣宴上发生的一切,很快由陈宽和萧敬禀报天子。

    寝殿内燃着熏香,仍压不住苦涩的药味。

    弘治帝斜靠在龙榻上,服下一碗汤药,不到一刻,竟全都吐了出来。

    “陛下,可要宣太医?”看到巾帕上的几缕血丝,宁瑾的声音都有些发抖。

    “莫要声张,取丹药来。”弘治帝的声音虽然无力,语气中却有几分欣慰,“正心诚意,明德知礼,敢直言不讳规劝太子,朕果真没有看错人。”

    宁瑾奉上丹药,弘治帝服下一粒,疲惫的闭上双眼。

    “朕的身子是越来越不中用了。”

    “陛下乃真龙天子,必将大安。”

    “安不安都无妨。朕只望太子能勤学养德,继承大统以光先祖。”喘了口长气,弘治帝似好了些,睁开眼,道,“扶朕起来。”

    “陛下还是歇歇,龙体要紧。”

    “扶朕起来,再取黄绢笔墨。”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