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4

第(1/3)节
    ,也会被摘选出来,在殿试中另作安排。

    这种安排不是黜落,而是在座位上的变动。

    如凤雏庞统一般,相貌委实对不起社会,纵是才高八斗、春闱排名靠前,也会座位后移,远离天子龙椅。

    不公平?

    的确不公平。

    可谁让开国皇帝立下规矩,天子考官都喜欢“以貌取人”?

    内阁六部,朝中重臣,光有才不行,还必须有长相,务必才貌双全。

    这种考量,对有资格上朝的京官尤为重要。不然的话,非但天子不顺眼,群臣也会浑身不自在。

    锦鲤身边趴条鳄鱼,像话吗?

    外放的话,便可放宽条件。反正不用面君,有才干、能造福一方百姓即可。相貌英俊与否,无需太过计较。至于升调入京,那是很久以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路之上,杨瓒对明朝官场有了全新认识,并得出结论:大明科举不只选才,还选美。

    不提贡院里的儒师如何清逸俊朗,单是监考阅卷的翰林学士,胡子一大把,仍是美中年、美大叔。

    中官没见到几个,只有没长开的小黄门,不好下结论。

    宫门前的羽林卫,殿前的金吾卫和大汉将军,乃至巡查行过的锦衣卫,无一例外的高大挺拔,宽肩窄腰,相貌堂堂。

    拉出去走一遭,足可闪瞎一群钛合金眼。

    杨瓒收回目光,唇角微勾。

    如此来看,在朝堂为官,好像也不是件坏事。

    虽无心做什么,至少养眼。

    第十章复试

    今科参加复试的贡士共有三百零五人。

    黎明时分,天未大亮,贡士们便准备妥当,由贡院来人引至宫门,经过宫内守卫盘查,一一验明身份,再随小黄门过奉天门,沿路经过奉天殿、华盖殿,最终抵达谨身殿。

    谨身殿为三大殿之一,其后即是乾清宫,为天子寝宫。

    永乐之后,历代天子皆于乾清宫召幸嫔妃,观赏歌舞,享受娱乐。弘治帝坚持一夫一妻,始终不纳妃嫔美人,常宿在皇后的坤宁宫,干脆连这一项都省了。

    弘治十六年前,乾清宫都是少有的冷清。

    这种情况下,不只中官打不起精神,连宫人都没有成化年间的好颜色。

    待弘治帝病体渐弱,开始服食丹药,乾清宫才恢复“热闹”。

    讽刺的是,于寝宫中伺候的中官和宫人而言,难说这是一件好事。

    复试的主考官不再是张元祯和杨廷和,换做了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马文升和户部尚书韩文。监考官和阅卷官多出翰林,自学士、侍讲以下共五人。

    辰时中,新科贡士立在谨身殿前。

    依定制,无论年龄,皆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着玉色或青蓝两色儒衫,宽袖皂缘,自领缘缀下软巾垂带。

    步履行过,衣摆微动,墨香萦绕,风度翩翩。

    依定制,贡士只随身携带笔墨,佩贡院发下的腰牌。除表明身份籍贯之外,也明示榜上排位。

    几位考官立在殿中,另有中官带着长随安置桌椅,以待开考。

    从上方俯视,三百人站在一起,排列有序,黑压压一片,颇具气势。

    开考之前,众人屏息凝神,不敢随意说话,更不敢大声嘈杂。

    等到主考官率众拜先师
第(1/3)节
推荐书籍:纯血与半血枯天悲孽人生一姐还是小学鸡藏蝶[洪荒同人] 鼠鼠我呀,今天也想造师父的反呢新郎怎是我皆空重生石器去种田老婆被一个老头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