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0一节

第(1/12)节
    天气炎热,辛新到门前的柳树下乘凉,毛毛虫掉在脖子上,她用手扒拉掉。 回到屋,看到马向东横在炕上睡午觉,两个孩子睡在马向东的脚底下。

    辛新心里闷,又走出屋,看见刘志送刘喜,她在后面跟了去。

    马荣在自留地里起土豆,见辛新独自出了村,觉得奇怪,心里问:“大晌午,她顶着烈日去荒甸子干啥?妈啦巴,莫不是跑骚打野食儿?”

    马荣丢下土筐和刨土豆的镐,偷偷尾随身后。

    马向东的治保主任被刘辉挤掉后,“老连长”给他记半个人的工分儿,其他那一半,要马向东在队里用劳动换取。“老连长”当队长这一年,赶上风调雨顺,有县工作组的支持,人心不散,粮食总产超过七十万斤,真正打胜了农业翻身仗。上级给了口头表扬,“老连长”很满足,说他一生没白活,到老了得到领导和村民的认可。“老连长”是在分粮时提出不当队长的,刘占伍和工作组也没强留他,把贝头和大胖子推上队长岗位。

    大胖子给工作组做饭期间,工作组给他突击入党,“老连长”撂挑子,又让他挑起队长的重担。

    贝头和大胖子一同加入党组织,工作组让贝头当正队长,是因为贝头体格好,农活也比大胖子强。

    秋收时,工作组成员全部到队里参加劳动,他们不捡庄稼,也不干涉队里“开圈”的早晚。

    知青们捡庄稼是挑着捡,不要玉米要大豆,农闲时把大豆背回城里。

    地里产的粮食多,社员捡的多,细心人算过账:自留地的粮加捡的粮加口粮三百六,省点儿过会一年不挨饿。还有人把目光投向分粮的秤,如果刘仁手头高一点儿,这一年会更好过。也有人担心工作组看得紧,刘仁的胆量再大,也不敢试着戴现行反革命的帽子。

    分粮这几天,工作组成员全部回县里开会,他们转回村时,队里的公购粮已交大半,工作组组长领全体成员和社员们开个告别会,问问群众疾苦,也问到来年的粮食足不足,说群众有困难都可以找他们,算是圆满完成全年的支农工作。

    贝头和大胖子做出新规定,凡是家住刘屯的社员,一律按劳取酬,不到队里干活,不给记工分儿。在大队担任重要职务的除外,或者大队书记开条子。

    贾孝忠当民办教师,职务很重要,不但记工分儿,还和马向前一样多。贾孝义是大队长,不比刘占伍差多少,本身就有开条子的资格。何英子在公社搞宣传,职务不重,工作重要,工分儿不能少。最苦的是刘辉和马向东,他俩的工作不被认可,刘占伍也不给开条子,只好回队里劳动。

    刘辉好办一些,他只有一口人,干半年活就能挣出口粮,何况有胡永泉在上边,刘占伍再不情愿,也得留点儿面子。马向东承担四口人的口粮钱,老婆又怀了孕,挣不了工分儿,他只好拿起锄头,跟钱世臣一样干活。

    马文和小霞都是劳力,相对宽裕一些,可小霞搞起了对象,拉着比她小的宋世伟钻草垛。马文知道后,回家摔盆碗,骂她和吴小兰一样,都是不要脸的人。小霞铁了心,推开门哭闹,并且威胁马文,再深管,她就去找小兰姐。马文问她去哪找,小霞说,去投小南河。马文问她:“你怎么知道吴小兰是投了河?”小霞回答他:“要是不投河,就不能死不见尸!”

    当时是大冬天,小南河冻干底,小霞想投河也投不成。马文明知小霞吓唬他,他给自己下台阶,轻轻地
第(1/12)节
推荐书籍:偏要抢(妻妹,高H)同人念宝美母为妻为什么我还没进冷宫?!宠她骄纵饭圈加戏行为守则(H)臻璇穿越之养儿不易红之书熟女婶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