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志第四
第(2/17)节
秏之辰,郡国萧条,并省者八。(城阳、淄川、高密、胶东、六安、真定、泗
水、广阳。)建武十一年,省州牧,复为刺史,员十三人,各掌一州。明帝置一,
(永昌也。)章帝置二,(任城、吴郡。)和顺改作,其名有九。(和置济北、
广阳,顺改淮阳为陈,改楚为彭城,济东为东平,临淮为下邳,千乘为六安,信
都为安平,天水为汉阳。)省朔方刺史,合之于司隶,凡十三部,其与西汉不同
者,司隶校尉部郡治河南,朔方隶于并部。而郡国百有八焉。(省前汉八,分置
五,改旧名七,因旧九十六,少前汉三也。)桓灵颇增于前,复置六郡。桓,高
阳、高凉、博陵;灵,南安、鄱阳、庐陵。魏武定霸,三方鼎立,生宁版荡,关
洛荒芜,所置者十二,(新兴、乐平、西平、新平、略阳、阴平、带方、谯、乐
陵、章武、南乡、襄阳。)所省者七,(上郡、朔方、五原、云中、定襄、渔阳、
庐江。)而文帝置七,(朝歌、阳平、弋阳、魏兴、新城、义阳、安丰。)明及
少帝增二,(明,上庸也;少,平阳也。)得汉郡者五十四焉。蜀先主于汉建安
之间初置郡九,(巴东、巴西、梓潼、江阳、汶山、汉嘉、朱提、宕渠、涪陵。)
后主增二,(云南、兴古。)得汉郡者十有一焉。吴主大皇帝初置郡五,(临
贺、武昌、珠崖、新安、庐陵南部。)少帝、景帝各四,(少,临川、临海、衡
阳、湘东。景,天门、建安、建平、合浦北部。)归命侯亦置十有二郡,(始安、
始兴、邵陵、安成、新昌、武平、九德、吴兴、东阳、桂林、荥阳、宜都。)得
汉郡者十有八焉。晋武帝太康元年,既平孙氏,凡增置郡国二十有三,(荥
阳、上洛、顿丘、临淮、东莞、襄城、汝阴、长广、广宁、昌黎、新野、随郡、
阴平、义阳、毗陵、宣城、南康、晋安、宁浦、始平、咯阳、乐平、南平。)省
司隶置司州,别立梁、秦、宁、平四州,仍吴之广州,凡十九州,(司、冀、兖、
豫、荆、徐、扬、青、幽、平、并、雍、凉、秦、梁、益、宁、交、广州。)
郡国一百七十三,(仍吴所置二十五,仍蜀新置十一,仍魏所置二十一,仍汉旧
九十三,置二十三。)以为冠带之国,尽有殷周之土。若乃敦庞于天地之始,昭
晰于牺农之世,用长黎元,未争疆埸。而玉环楛矢,夷裘风驾,南翚表贶,东
风入律,光乎上德,奚远弗臻。然则星象丽天,山河纪地,端掖裁其弘敞,崤函
判其都邑,仰观俯察,万物攸归。是以洛沚咸阳,宛然秦汉,晋滨河西,同知尧
禹,于兹新邑,宅是镐京,五尺童子皆能口诵者,史官弗之书也。
昔庖牺氏生于成纪,而为天子,都于陈。神农氏都陈,而别营于曲阜。黄帝
生于寿丘。而都于涿鹿。少昊始自穷桑,而迁都曲阜。颛顼始自穷桑,而徙邑商
丘。高辛即号,建都于亳。孙卿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谿,不
知地之厚也。”大哉坤象,万物资生,载昆华而不坠
第(2/17)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