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

第(2/4)节
一口丹田真气,施展上乘轻功,望上直扑,但见猿跃鹤纵,片刻,即达峰巅,少年长吁了一口气,又向后山奔去。

    后山俱是不毛之地,牛山濯濯。

    只见少年在山脊处飞驰,不一会,停身在后山支峰尽端,俯瞰下面尽是悬岩峭壁,只在少年停身处峭壁之上多出一巨岩,高可十数丈,靠顶端微露一罅缝,只见少年两手往下虚空一按,肩头微晃,人嗖地已拔起七八丈高,身形在空中一顿,刚要望下落时,两足交互一踹,陡地复又拔起了五六丈之高,突然两臂一张,一个盘旋,人已经悄悄地落在罅缝出口处一块山石上,这一份「梯云纵」,「七禽身法」,绝顶轻功,不沾一丝火气,甚是罕见。

    那罅缝还不及一人高,少年俯腰进入洞内,但闻一苍老软弱之声在问道:「云儿,师父来了没有?」少年答道:「老师父说他随后就来,稍迟也就快到了。

    」「嗯」,那应声是那么微弱,苍凉,比往常分外不同,少年听在耳内不由一阵心酸。

    洞内燃着一盏茶油灯捻,火舌冒起二寸高,少年身形动处,火舌一阵摇晃,带起一股浓烟迷漫,那气味触鼻,可令人有点不好受。

    洞内是接连两间石室,经人工将岩腹凿空做成,后面一间摆设一些炉,桌,碗,瓢等用具,一角零乱堆置了数十本线装书。

    进门一间只有两张竹榻,东西相同,靠西的榻上缩卧着一个老人,两颊枯瘪,不停地喘息,须发却长得很乱,似是久未梳洗,其实只是一晚的事,少年一进来,两只无的眼珠,一直就没有离开少年身上。

    少年侧着身子坐在老人身边,啊了一声:「爹胸口现在好些没有?」说着,伸手解开老人上衣,两手不住地在胸前揉按。

    老人似是胸口轻松了许多,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云儿,这么多年来,多亏了你,也实在是苦了你。

    有许多事你尚不知,为父隐藏于心,一直都没敢告诉你,是怕你分了习艺之心,如今为父自知油尽灯灭,离开人世已是弹指间之事,这一段血海深仇,全靠你报了,内中一切因果及为父出身来历,明亮大师均知,稍时老师父来,可由其转告,好得你已成年,为父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只是未能见你成家立业,真引以为憾。

    」少年听后,双目噙泪,忙说道:「爹,何必尽说这些丧气话,老师父说你……」话犹未完,蓦见洞口人影一晃,微风过处,明亮大师已飘身入内。

    少年起身施礼,老人挣扎欲待坐起,老和尚赶忙用手阻住,微笑道:「文兄,躺着好一点,你现在不能妄自动弹。

    」说着伸手递过一颗药丸。

    老人接过吞下,苦笑一声道:「那么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接着干咳了一声,又道:「大师何必这样费事,徒然糟塌一颗「长春丹」小弟今晨也曾细按自已脉象,只觉六脉散乱,已是回天乏力,纵有灵丹妙药,也不过延续两三天寿命,与其苟延残喘受苦,何如早日撒手。

    只为心念未了,所以命云儿请大帅来此,托咐一下,云儿多年来承大师不时在旁指点,但从未尽弟子之礼,从今日起命云儿拜在大师门下,望大师严加训诲,半年后将愚弟所得之「轩辕真经」传授与他,学成后命他下山,觅寻仇踪,结仇经过,也请代为转告,临终之求,大师不致于吝允吧?」老和尚微笑道:「以后的事,自有老衲处置,你现在不可多开口费,睡一会吧。

  
第(2/4)节
推荐书籍: